三月的春风拂过油菜花盛开的田野,在三秀小学的劳动实践基地里,五年级学生正热火朝天地进行锄草比赛。“每一粒粮食都饱含汗水与辛劳,以后定要更加珍惜粮食。”杨骑菠同学抹着额头的汗水感慨道。这样的场景,正是三台县各学校劳动教育的生动缩影。
去年以来,三台县教体系统深入实施《三台县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劳动教育为抓手,构建起“校内实践+家庭劳动+社会服务”的立体化育人体系,让劳动教育成为学生成长的必修课。
多维实践课堂:从技能到素养的跨越
各校立足实际打造特色劳动课程:芦溪二小的家庭厨艺大赛上,五年级刘诗悦自信地展示着莲藕玉米排骨汤,从采买到烹饪的全流程实践,让劳动教育有了烟火气;蜀东外国语学校将课堂搬到田间,通过蔬果采摘、艺术创作等跨学科实践,让劳动与美育相得益彰,处处可见孩子们在劳动中淬炼成长的身影。
家校社协同:打破围墙的教育生态
“阵地+”创新模式正向全域延伸:在鲁班镇太林小学,学生走进田间地头体验传统农耕文化;潼川镇社区里,红领巾志愿者开展敬老服务;芦溪镇市集上,孩子们化身“小掌柜”学习日常交易。这种“阵地+学校+农户+村镇+市集+工厂+社区”的六维联动,让劳动教育深度融入乡村振兴和社会治理。目前,全县已建成23所劳动教育示范校,县级牧云湖综合实践基地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劳动教育“一校一品、全域贯通”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春种秋收,以劳树人。三台教体人始终坚守“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把劳动教育视作开启学生未来之门的钥匙,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淬炼,在劳动中成长。(德艺股蔡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