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潍坊市临朐县东城街道兴安小学的劳动研学基地里,老师们正带领孩子们给果树进行疏果,一双双稚嫩的小手,在绿叶间穿梭,专注而认真。而这里早已成为了孩子们的学习乐园,是他们学习农业知识、掌握劳动技能的地方,更是他们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起点。
近年来,潍坊市临朐县不断加大教育领域改革创新,以文化为引领,丰富办学内涵,通过劳动教育实践,让学生深入农村、亲近农民、体验农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立德树人之路。一种更有“乡土味”、更接地气的县域劳动教育新模式已经逐渐形成。
东城街道兴安小学学生王新茹说:“在劳动实践课上,我们可以种地,拔草、疏果、采摘,这样不仅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还能体验到劳动的艰辛,整个劳动过程也锻炼了我不怕苦,不怕累的品质,也激励我在学习上更加努力,坚持不懈。”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验劳动,六年前,学校倾力打造了“兴安文化+”劳动研学基地,让劳动教育成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和育人理念。兴安小学教师许小梅介绍说:“这个基地包括以养花草为主的“百花园”、以瓜果嫁接为主的“百果园”、以腊梅盆景为主的“梅博园”和以农事体验为主的“播种园”。开设了“田园语文”“田园数学”“田园科学”“田园美术”“田园体育”等特色课程,比如语文老师会这里指导孩子写观察日记,数学老师引导学生测量数据,科学老师让学生在基地中进行观察、实验。”通过劳动实践教育,孩子们不仅掌握了实用的劳动技能,更在劳动中体验到了成长的喜悦和收获的幸福,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许小梅还告诉记者:“我们把劳动实践活动与各学科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以此提升育人效果。基本实现了‘从课堂走向课外,从书本走向生活,从知识走向能力’的农科教一体化教学模式。”
临朐县还充分挖掘特色乡土资源,定期组织学生到周边非遗文化村开展劳动教育研学实践,跟非遗传承人学剪纸、画年画、制作黑陶,在学中做、做中悟,在劳动中体会“匠心”。在北杨善剪纸艺术馆,冶源街道傅家李召小学的孩子们正在剪纸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一幅幅剪纸作品。
学生高程双说:“通过剪纸研学活动,我不仅学会了一项新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在现场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它使我明白,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专注和用心,就像剪纸一样,只有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才能获得成功。我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有意义的活动,使我不断学习和成长。”
傅家李召小学所在的冶源街道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众多省市县级非遗项目以及文化传习基地,学校充分依托这一特色优势,积极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沉浸式体验的教育实践环境。教师孙丽媛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个人成长。他们会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和完善自己。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它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共同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临朐县将特色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作为开展劳动教育的出发点,全力推动育人模式的持续创新,通过学科渗透、活动融合、实践创新、空间融通等方式,提炼出农事体验、社区公益、企业实践、研学旅行等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将课堂学习与课外拓展融为一体,形成了“镇街有品牌、校校有特色”的劳动教育格局,助推学生多元素养,全面均衡发展。目前,全县已建立劳动教育基地49个,开发劳动教育课程90余种,授课3200余节,覆盖学生11.5万人。一种更有“乡土味”、更接地气的县域劳动教育新模式已经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