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 | 食品有意思 关于我们

浙江杭州:中小学劳动教学研讨活动圆满落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4-29  来源:余杭研训
核心提示:2025年4月26日,杭州市“创建区域劳动教育模式,推进劳动教育扎实开展”中小学劳动教学研讨活动在余杭区杭州英特外国语学校小学部成功举办!
    为了进一步推进区域劳动教育成效,展示劳动教育的成效,2025年4月26日,杭州市“创建区域劳动教育模式,推进劳动教育扎实开展”中小学劳动教学研讨活动在余杭区杭州英特外国语学校小学部成功举办!来自全市的120余名教研员、骨干教师齐聚一堂,共话劳动教育新篇章!
    活动亮点速览
    01开幕式·文化启航
    杭州英特外国语学校小学部的孩子们以《春日》合唱、《云径茗翩》舞蹈暖场,活力四射!体现春暖花开,劳动采茶的快乐。
    金成教育集团小学总校长、英特外国语学校小学部校长郎明仙对全市劳动教师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英特小学通过“宽基础、大课群、重体验”的课程体系和五大特色行动,探索新时代教育治理模式。预祝本次活动圆满举办。
    杭州市余杭区教育发展研究学院院长、副书记王书力在活动致辞中表示,余杭区依托5000余年良渚文化与径山文化等深厚底蕴,打造“文化沃土”与“劳动高地”融合的教育特色。区域立足“五育并举”,推动劳动教育与传统文化、现代发展深度融合。作为“杭州新中心”,余杭以“融合发展”为核心,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赋能新时代人才培养,彰显“余杭好教育”的实践成果与时代担当。
    02工作坊·技能碰撞
    14个特色劳动工坊齐开放!劳动教育不仅需要理念引领,更需要躬身实践。以“非遗传承”为根脉,以“跨学科融合”为创新引擎,让传统技艺与现代智慧激情碰撞,开启劳动教育新体验。
    03课堂观摩·教学示范
    金成外国语小学的方罗亿使用AI技术使英特小学的小书童“艾小语”动起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结合“纸飞机工程师”情境导入,培养学生折纸技能、专注力及解决问题能力,树立劳动成就感。
    瓶窑一小的蔡钧雷老师结合AI评价与拓展任务,设计多功能储蓄罐,融合德育与劳动实践。在动手制作储蓄罐过程中,融入金钱观与理财意识教育。
    凤凰小学的胡应老师以艾小语运动会后为同学送凉风作为真实情景导入,促进学习马达结构与电路连接,制作简易小风扇。结合故障探究与改进,强调安全规范操作。
    英特小学的魏敏华老师创新劳动材料,使用电动缝纫机制作个性化布袋,融入环保理念。以校园IP“艾小语”为任务驱动,结合装饰设计与作品展示,增强实用性。
    绿城育华亲亲学校的王琴老师连接余杭非遗馆传统文化主题活动,通过“服装设计展”这一任务驱动,融合传统蓝染工艺与现代审美情趣,在传承非遗技艺的同时,将棉布设计成人们日常生活的立体服装作品,展示了平面图形到立体呈现的转变。
    闲林小学钱杭婧老师执教的《粽情端午乐在社区》一课中巧妙融合劳动教育与传统文化,带同学们走进端午美食的奇妙世界。“粽情绵延承新”环节引入AI赋能,探索优化包粽技艺的新方法,传承了端午文化。六节课覆盖低年级到高年级,从简单手工到复杂工艺,逐步提升劳动技能与综合素养。课程设计注重情境化、趣味性,融入传统文化、科技工具和跨学科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及劳动价值观。
    04专题论坛·智慧共享
    余杭区良渚杭行路小学茹国强校长分享学校构建了涉及多领域的“小行家”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丰富学习体验。在团队协作方面,教师们跨学科合作,共同研发课程,分享经验,提升教学质量。
    金成外国语小学郑芳老师分享了将“匠人精神”融入日常劳动课程的实践,让每一寸教育土地都绽放匠心之花!教师如同园丁,而劳动教育的土壤更需要匠心培育。深耕一方沃土,方能孕育万千生机。
    英特外国语学校小学部张影老师,基于非遗传承介绍了英特小学的劳动特色创建,使大家感受传统文化在劳动教育中的新生。劳动教育不仅是耕耘土地,更是传承文化的根系。学校通过特色活动如风筝节等传承非遗文化。非遗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劳动中流淌的文明基因。
    闲林中学陈建鸿老师分享了劳动教育的生命力更在于扎根现实土壤。项目化学习,正是连接劳动与学科的桥梁——它以真实问题为土壤,以跨学科实践为养分,让知识在劳动中抽枝展叶,让技能在协作中开花结果。
    余杭区教育发展研究学院劳动教研员张自恒老师与大家探讨了如何从学校实践到区域共建,介绍余杭区劳动教研顶层设计的支撑。构建可持续的教研生态,让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分享了现行的余杭区劳动教研机制的培育策略,为我们勾勒劳动教育的协同发展蓝图。
    活动最后,杭州市基础教研室林杰老师做活动总结,对英特小学以及余杭区在劳动教育实践中的探索表示肯定,未来教师、学校、区域还需共同努力,深耕劳动教育领域,让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身心健康发展。
 

声明:

  • 1.凡本网所有原始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育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育网”
  • 2.凡本网“来源”处标记“×××××(非食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为传递更多信息。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 联系方式:电话  18500193189(同微信);QQ  3112742182
 

食育网,作为行业信息交流和推广传播平台,旨在通过汇总行业信息,举办行业活动等,呈现中国食育发展动态。
电话:010-68869850  QQ:3112742182
邮箱:lss@foodmate.net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外亮甲店1号恩济西园

  • 食育网公众号

  • 食育网视频号

  • 刘老师 18500193189
    (微信同号)
  •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