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嘉峪关市教育局将反对粮食浪费作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举措,引导督促学校、幼儿园将节约粮食理念融入膳食营养管理,嵌入食育文化培养,呈现出形式多样,成效明显的特点。
一、按需备餐,科学管控食材投入
嘉峪关市现有各类学校74所,共有5万多名学生、幼儿、从业人员和教职工。其中,53所学校设置食堂,共有食堂60个,校园就餐人数2万多人。学校推行“按需备餐+动态调配”机制,学校食堂根据学生幼儿出勤率增减食材投入量,从源头上杜绝餐食浪费。
二、带量供餐,优化集中供餐方式
大专院校推行14.8元/斤的自助餐服务,通过统一称重计价;中小学校推行“半份菜”“小份饭”弹性供餐制,按需取餐,解决了按份供餐带来吃不完的浪费,行动开展以来,餐厨垃圾减少40%,95%以上幼儿养成稳定光盘习惯。
三、科学配餐,引入AI营养分析
运用带量食谱软件进行合理的营养配餐与健康评价,动态调整每周食谱,确保蛋白质、维生素摄入达标,通过荤素科学配比、多样化菜品设计,每日提供肉类、时令蔬菜、主食及汤品的丰富选择,解决学生幼儿适量点餐可能带来膳食营养不均衡的问题。
四、课程浸润,深耕节约食育理念
通过绘本《怕浪费婆婆》、儿歌《节约小能手》等教学;设立“食育种植角”,幼儿种植辣椒、番茄等作物,收获期开展“丰收节”等种植实践;设置“光盘勋章”奖励墙,“节约小明星”称号等激励表扬;参与制作杏皮水、杂粮馒头、果蔬拼盘等动手能力锻炼,实现教育引导,增强幼儿对劳动不易、珍惜粮食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