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 | 食品有意思 关于我们

国家卫健委:12月20日时令节气与健康之冬至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2-23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核心提示:12月20日时令节气与健康新闻发布会围绕冬至时节的健康养生和疾病预防有关知识,各位专家回答记者的提问。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我们今天的发布会是“时令节气与健康”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十三场。

明天就是冬至,“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以后人体阳气开始慢慢恢复,要顺应规律,遵循“冬藏”的原则,用科学的养生方法调护身体机能,保持旺盛的精力。冬至到小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要做好防寒保暖。对于既往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要特别注意头部、脚部和颈部的保暖。雨雪天气容易导致摔伤、骨折的发生,外出时注意防滑防跌倒,尽量避免长时间在户外停留。

今天的发布会我们将围绕冬至时节的健康养生和疾病预防有关知识,请各位专家回答记者的提问。

今天的发布会我们请来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先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徐建国先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主任医师朱立国先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主任医师王建安先生。

今天我们还请来了河北省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群众滕淑玲女士,来分享她的一些健康生活和体重管理方面的体会。

下面就进入今天的现场提问环节,请各位记者朋友举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请提问。

凤凰卫视记者:

冬季中医讲究“冬藏”,请问什么是“冬藏”?藏什么呢?另外,在冬至的节气,中医有哪些建议可以帮助到我们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呢?谢谢。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主任医师 朱立国:

首先,谢谢主持人的提问。中医比较讲究天人合一,认为人和自然界关系非常密切,所谓“冬藏”其实是顺应冬季自然界闭藏的规律,所以我们叫“冬藏”。“藏”什么呢?第一是藏精,中医认为肾主藏精、主纳气,冬季比较注重养肾和固精,可以使人体的精气内聚,为来年的生机勃发奠定基础。另外,冬天人体的阳气是内收的,我们要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体力消耗,储存能量。第二是藏神,冬季应宁神静志,避免情绪过于激动,以防止阳气过度外泄。另外,冬季昼短夜长,人的情绪特别容易低落,这时可能要更注重调整心态,保持内心的平静、安宁,也避免过度焦虑和抑郁情绪发生。

关于养生方面,主要从饮食方面,我们可以适当进食一些包括核桃、黑芝麻、枸杞、桂圆、羊肉等比较温热的食物,这些温热食物容易补肾助阳,但是吃多了容易产生内热、燥热,可能要配合比如萝卜、白菜等时令蔬菜,减少内热的产生,避免过度温补而造成的燥热。

在起居方面,我们强调在冬季尽量早睡晚起,早睡可以养阳气,晚起可以固守阴气,睡前我们可以泡泡脚,用37度、38度的温水,泡10-20分钟,这样有利于睡眠和气血畅通。

在运动方面,我们认为在冬季不宜做剧烈活动,可以选择一些比较舒缓的运动,比如中医里有很多大家比较了解的,像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这些功法都是身心同调,一方面锻炼身体,另一方面对心情心态也是一个调整,这种温和的运动是比较好的。运动的时间方面,我们也认为天气太冷不太适合开展,要等待太阳出来以后开始运动,运动以微微出汗为宜,不能动作太大、大汗淋漓,阳气容易外泄,对身体不利。

另外还有一些中医传统的保健方法,比如艾灸、穴位按摩等等,冬季也可以把这些保健方法增加进去。艾灸可以选择腹部的一些穴位,包括神阙穴、关元穴,这里有个模型,这是我们的肚脐,是经脉汇集之处,关元在肚脐下三寸,大概是三个手指头的距离,是关元穴。还有比较常用的足三里,在膝外侧,这些穴位大家都比较清楚。可以通过这些穴位的按压、艾灸等,疏通经络气血,扶正祛邪,增加抵抗力。

总之,冬至养生要遵循“冬藏”的原则,另外要注重饮食、起居、运动等多方面的调养,运用中医养生智慧,安度寒冬,迎纳新春的生机。谢谢。

新华社记者:

当前,互联网上有海量的健康科普信息,有的真真假假掺在一起具有很强的迷惑性,有的是借科普名义进行“带货”。针对这种情况,有没有权威的渠道可以查证信息的真伪,或者举报谣言?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

谢谢您的提问。刚刚您在问题中所提到的现象我们已经注意到,特别是在一些平台的评论区中,我们注意到一些群众对此有疑惑。持续地规范健康科普知识的发布和传播行为,着力营造清朗健康的科普环境,一直是我们工作的目标。

近期,针对您所提到的现象,国家卫生健康委主要采取了两个方面的措施。一方面,我们持续加强优质健康科普供给。比如通过今天这种形式的发布会,请权威专家为大家分享科学规范的健康知识信息。今天的几位专家全部为院士,也是我们“时令节气与健康”系列发布会中非常重要的一期院士专场。我们还成立了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并定期更新,发布了国家健康科普资源库第一批新媒体账号,具体名单已经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发布,包括“健康中国”“中国中医”“中国疾控中心”“中国健康教育”“协和医生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人卫健康”“沪小康”等8个公众号。后续我们也将继续动态调整更新,逐步吸纳更多优秀的、受欢迎的公众号加入。大家可以通过这些渠道获取权威的信息。

另一方面,加强辟谣。针对互联网上一些健康科普的乱象,国家卫生健康委专门在官网开设了“健康科普辟谣平台”(已经上线),重点针对一些明显违背科学常识、夸大其词、移花接木的信息,定期辟谣。公众如果发现了健康谣言,或者遇到一些无法辨别真伪的健康科普信息,可以注册登录这个平台,提供相关信息的线索,比如信息涉及的主题、所在的平台、链接的地址、涉及的机构和人员等等,我们将组织力量进行核实并反馈。谢谢!

香港紫荆杂志记者:

冬至节气,天气寒冷,人体心血管系统面临不小的挑战,请问为什么冬季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会增加?哪些人群更容易出现心血管问题?又该如何预防?谢谢。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主任医师 王建安: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其中冠心病(比如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心衰等心血管疾病在这个季节尤为高发,威胁群众生命健康。

冬季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主要与气温变化、生活方式和生理变化等有关系。首先,气温骤降的时候,人体为了保持体温,血管会收缩,血压会上升,心脏负荷加重;同时,寒冷天气使人们更倾向于在室内活动,户外活动相对减少,这样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和血脂水平升高,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此外,冬季是感冒和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这些疾病也会间接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容易出现心血管问题的人群主要包括中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人群、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熬夜、吸烟、酗酒)的人群。

为了预防心血管疾病,我们建议:一是保持室内温度,外出注意保暖;二是适当增加室内运动,以保持血液循环;三是运动前,增加一些热身活动;四是戒烟限酒,减少对心血管系统不必要的刺激;五是饮食上应该选择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食物,避免过量摄入高热量食物;六是保持规律的作息,确保充足的睡眠。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

冬天雨雪天气,地面湿滑,增加了人们摔跤的风险,请问有哪些有效的防滑措施可以减少跌倒的风险?特别是老人和小孩,如果不慎跌倒后,又该如何正确处理?谢谢。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主任医师 朱立国:

谢谢。冬季雨雪天,确实增加了很多跌倒的风险,容易导致骨折、脱位的发生。老年人、行动不便的人,在这个季节,尤其是雨雪天,室外活动要做好防护,或者没有特殊情况尽量避免外出。如果必须外出,相应的防滑措施特别重要。特别是老年人和小孩,应该穿具有防滑性能的鞋子,要注重鞋底纹路的深浅,争取鞋底与地面形成较大的摩擦力,减少摔倒的风险。

另外行走的时候,特别是老年人,尽量带一些辅助工具,比如多脚拐杖,以维持身体平衡。行走时要尽量避免可能导致摔倒的因素,如路过有积水、积雪、结冰的区域,特别是表面有一些斜坡而且比较光滑的地方,这时候步子一定要放小放慢,双脚尽量离地时间要短,不要抬得很高,否则容易摔倒。可以选择我们常说的“企鹅步态”,在雨雪天特别管用,外八字形像企鹅走路一样,增加脚底跟地面的接触,这样对防滑、摔倒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如果不慎跌倒了,该怎么办?我想有三种情况。第一种,如果跌倒以后摔得比较重,出现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这时候骨折的机率就很高,所以不主张马上活动。首先要评估摔完之后的状态如何,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建议不应盲目活动,盲目活动可能会造成骨折或者移位加重,引起更大的损伤。所以要请专业人士来处理,以防引起二次的伤害。

还有一种情况,摔倒以后也是比较严重,如出现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这时候可能出现颅脑的损伤。如果发生呕吐,要把头偏向一侧,尽量避免仰面躺着,平躺状态下呕吐物可能误吸引起窒息,这时候应请旁人拨打急救电话,请专业人士来进行急救,减少更严重的损害。

另一种情况相对比较轻,疼得不太厉害,自我评估状态尚可,此时可在旁人协助下或者自行缓慢起身,要关注局部疼痛和肿胀是否减轻或者加重。如果症状加重,建议去医院就诊,避免一些隐匿性的损伤。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

大家都知道,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对健康非常重要,请问您是如何规划自己退休后的生活的?过程中是否遇到了一些困难,后来又如何克服的?谢谢。

河北省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群众 滕淑玲:

谢谢您的提问。大家好,我是来自河北省秦皇岛市的一名退休群众。之前,我的身体一直不好,经常头痛,也吃不好睡不好,这样严重影响了我的身体质量。每天基本上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医院和药店,打交道最多的也就是医生和护士,因为自己身体的原因,就提前内退了。

为了自身的健康,退休以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自己就主动改变生活习惯。首先,规划作息时间,早晨7点起床,早餐后就到广场去练太极,下午只要有空,2点到3点就站桩一个小时,晚上7点还要去广场跳健身操,大约晚上9点半左右基本上就上床休息了。

第二,是饮食方面,自己注意以清淡为主,少盐少糖少油,遵循以少食多餐的原则,自己平时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和粗粮等。

最后,就是坚持锻炼。每天练太极、做健身操,我的身心非常愉悦,这一练就坚持到现在。2014年的时候自己就成立了健身操队,2023年又成立了太极拳队,自己任辅导老师。

不知不觉,我觉睡得也香了,头也不疼了,精神气也足了,每年单位体检,我的身体各项指标都正常,血压、血脂、血糖也不高。后来我就喜欢把我个人的经历,在茶余饭后、健身聊天的时候分享给我身边的群众们,跟我一起来健身,并积极参加社区的一些活动,影响更多的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状态。谢谢!

浙江日报记者:

对已经得了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冬至时节有哪些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当心血管疾病发生时,又有哪些典型的预警信号?该如何急救处理?谢谢。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主任医师 王建安:

对于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冬至时节要特别注意保暖,避免因寒冷引起血压波动,导致对心血管系统的刺激。尤其是“三高”的患者人群,应按时服用药物,及时监控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保持稳定的情绪,避免过度劳累。

心血管疾病发作时的典型预警信号,包括胸痛、胸闷、心慌、呼吸困难等等。同时,广大患者也要注意到一些不太典型的症状,如恶心、呕吐、咳嗽、出汗、乏力,甚至肩颈手臂疼痛,还有些情况,像表现为牙痛等等,这些可能是心血管症状的躯体表现。我们已经遇到不少类似的病例,因为熬夜工作或压力大等等,以为是牙痛,就医时心电图和血液系统的检查其实是冠心病甚至有些已经心肌梗死,后续需要及时治疗。

当心血管急症发作的时候,应当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一是让患者平卧,避免过度活动;二是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救助;三是如患者有心血管疾病的急救药物,应该在专业指导下用药;四是及时进行正确的心肺复苏,在等待救护车到来的过程中,监控血压、呼吸、心率等情况,关注意识状态。一旦出现心跳骤停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有效的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维持患者的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为急救争取更多的“黄金时间”。谢谢!

中国网记者:

大家都知道,吸烟危害健康,请问吸烟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特别是二手烟。另外,电子烟相比传统烟草是否更安全?我们又该如何有效地戒烟呢?谢谢。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 王辰:

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应该是医学上已认识到的对民众健康最大的危害之一;戒烟是预防疾病最有效的手段,这点已经是医学上最不争的事实,值得照此去做。除了吸烟之外,吸烟者把烟直接吸到肺里会引起一系列的损伤,像一些肿瘤(无论是呼吸系统肿瘤还是全身其它部位的肿瘤)和大部分的慢性病(无论是慢阻肺病还是像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等其它慢性病)都跟吸烟有着直接或密切的关系。

吸烟有另外一种形式,即二手烟,就是别人吐出来的烟被间接吸进去,其危害也是巨大的。如果说直接吸烟浓度很高,吸入后造成健康危害,那么二手烟则由于弥漫于环境中,当人吸入了多个吸烟者在多个时间段所吐出来的烟,它的有害物质浓度也超过了致病范围,并且因为吸的时间更长,所以累积起来,二手烟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在中国数据中,大约有70%的人被动吸过二手烟,其中一部分是比较严重和经常吸二手烟,因此一定要把二手烟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来加以预防,也就是应当不再吸二手烟。有吸烟者的环境是需要严格限制的。

而限制二手烟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室内禁烟,因为室内只要有吸烟者就会有二手烟,而且该环境很容易就能累计到足以致病的烟草有害物质的浓度,所以二手烟问题不容忽视。

电子烟其实也并不是安全的,也含有一些有害成分,比如重金属、甲醛等等,而且吸入的尼古丁本身对健康也有一定影响,所以电子烟并不是安全的选择。

那么戒烟就是特别重大和突出的问题了。其实相当一批吸烟者已经充分意识到烟草的危害,通过自身或者亲友帮助、父母教导、子女督促等方式都可以戒掉;甚至有人因为团队中有同事提意见实现了戒烟,也有团队多人吸烟共同戒烟的情况。有一部分人能通过自身努力戒烟,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戒烟困难,只要停止吸烟就会出现戒断症状,如抓耳挠腮、坐卧不安、心神不宁等,这说明他出现了烟草依赖,老百姓的说法叫“烟瘾”。

我们研究结果显示49.7%的人有“烟瘾”或是不同程度的烟草依赖。对这部分人,如果有较强的意志力,也能通过自身努力戒烟,但如果无法完成,我们也可以于戒烟门诊就诊,使用一些戒烟药物。另外现在社会上和医学界还有许多帮助大家戒烟的方法,如手机软件辅助戒烟。还有医学界在推行的“吸烟者健康维护”,具体来说是你作为吸烟者,即高危人群,但是你又暂时戒不掉烟,这时候通过加强健康监测,早期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且不断建议戒烟,从而促使戒烟,协助患者保持健康状态,这些都是可行的办法。谢谢。

央广网记者:

作为健康的指标,体重也不是越轻越好,所以我想问滕女士,请问这方面您有什么切身体会吗?过程中有哪些成功经验可以分享?谢谢。

河北省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群众 滕淑玲:

好的,谢谢您的提问。常言说,有钱难买老来瘦。我个人认为,不管胖还是瘦,健康是第一位的。我以前新陈代谢比较差,免疫力低,医生就建议我多吃一些有营养食品,保持良好的睡眠,适度运动,我听取了医生的建议。同时,有空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健康知识讲座,学习健康方面的各种知识,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法。

第一,在饮食方面,我就尽量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像鸡肉、牛奶、豆类和蛋类等,同时增加碳水化合物的合理摄取量,像全麦面包、燕麦片等。

第二,生活习惯上,规律作息很重要,避免熬夜,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精神压力也会影响食欲和新陈代谢,我们经常听听音乐,找朋友聊聊天,缓解一下压力。

第三,我们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刚退休的时候,在健身房办了健身卡,那里的各项运动强度非常大,对我这个年龄段有些不适应,搞得我身心疲惫,所以我就放弃了。后来接触了健身操和练太极,这两项运动对我非常适合,这一练坚持了十多年,体重一直保持在110斤左右,我的血压、血糖、血脂都不高,体检各项指标也都正常。通过锻炼,我最收获的就是我的头疼和失眠都没有了。

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要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将健康生活方式落实到生活的点点滴滴,这样才能享受生活、健康的生活。谢谢。

极目新闻记者: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饮食管理非常重要,请问日常该如何做?是否需要戒烟戒酒?又是否需要遵循特殊的饮食计划?谢谢。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主任医师 王建安: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饮食管理,对病情的控制和早日康复非常重要。患者应该遵循低盐、低脂、低糖的“三低”饮食原则,减少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疏菜、瓜果和全谷类食品。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避免过度的调味和煎炸食品。

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戒烟限酒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吸烟和饮酒都会增加心脏负担,加重病情。同时,日常的饮食上要注意调整结构,确保营养均衡。有条件的话,建议在专业营养师的指导下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身体状况和营养需求,制定合适的饮食计划,以帮助患者控制病情,促进健康。对于已经植入血管支架或者心衰的患者,要注重心血管专科的康复训练,改善心脏健康。

最后,给大家一个心血管健康的口诀——“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

谢谢。今天的发布会几位嘉宾就冬至节气健康养生和疾病预防知识为我们作了介绍,也再次感谢各位。后续我们还将继续就“时令节气与健康”召开专题的新闻发布会,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声明:

  • 1.凡本网所有原始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育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育网”
  • 2.凡本网“来源”处标记“×××××(非食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为传递更多信息。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 联系方式:电话  18500193189(同微信);QQ  3112742182
 

食育网,作为行业信息交流和推广传播平台,旨在通过汇总行业信息,举办行业活动等,呈现中国食育发展动态。
电话:010-68869850  QQ:3112742182
邮箱:lss@foodmate.net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外亮甲店1号恩济西园

  • 食育网公众号

  • 食育网视频号

  • 刘老师 18500193189
    (微信同号)
  •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