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教育和体育局严格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对标中央、山东省系列文件精神,大力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教育。
一、聚焦顶层设计,设立“劳动+教育”育人“新航标”
一是出台制度文件。聊城市结合市域实际,先后出台《聊城市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关于转发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加强普通中小学劳动教育若干措施的通知〉的通知》等系列文件,明确育人目标,规划育人路径,突出育人导向。二是建立评价机制。印发《关于义务教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意见》,将劳动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明确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提高社会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评价结果作为中考的录取依据。各学校结合学校实际,特色化、多元化制定评价指标,激发学生劳动实践积极性。冠县东街学校设计了丰富多彩的素养评价表,例如《“烹饪与营养”巧手包出小馄饨评价表》《劳动实践周实践评价记录卡》等。临清市艾寨丕介学校创新打造了“红领巾奖章”评价模式。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市县校三级利用官方微信公众号、美篇、新闻媒体等渠道广泛宣传劳动教育开展成效,从思想意识层面加深家长和学生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聊城市教育和体育局印发《关于开展2024年校内劳动成果展示活动的通知》,从学校和学生两个层面征集典型经验做法和优秀手工作品,在局公众号进行分批展示推广。聊城市莘县实验小学的“让劳动成就学子美好人生”典型做法被中国教育新闻网宣传报道。
二、聚焦家庭教育,打造“劳动+家庭”育人“第一课堂”
一是畅通家校教育沟通桥梁。以学校教育者为主导,通过家长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向家长传递劳动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引导家庭和学校协同发力,促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劳动观念与劳动意识。二是建立家庭劳动教育清单。聊城市根据学生学龄发展阶段分学段制定《聊城市普通中小学生劳动任务建议清单》,小学1-3年级制定8项清单任务,4-6年级制定8项清单任务,初中阶段制定7项清单任务,高中阶段制定9项清单任务。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劳动教育。充分发挥父母——“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用,鼓励学生通过做家务、亲子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家庭劳动,让广大学生每学期利用周末或寒暑假开展1次家庭劳动实践体验,每年学会1至2项生活劳动技能。例如,临清市艾寨丕介学校开设“小当家居家劳动课程”,通过开展“厨艺小明星”美食大比拼、小小种植员项目之“豆芽成长记”等系列家庭劳动比赛,引导学生学习居家劳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三、聚焦学校教育,筑牢“劳动+学校”育人“主阵地”
一是开足劳动教育课程。创新性建立“1+1+1+X”劳动教育体系,即每学年开展1次劳动实践,设立1个劳动周,每周开展1次劳动课程,完成X项校内校外劳动实践课时,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劳动育人模式。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各中小学校配备“专职+兼职”劳动教育教师,指导学生深入开展劳动实践。将劳动教育纳入班主任、骨干教师、劳动教师的培训体系中,提高教师队伍的劳动教育素养。冠县东街学校践行“教、学、研”三位一体的大教研模式,构建“六层进阶式”劳动课堂,打造情境创设-项目体验-淬炼操作-分析交流-拓展创新-榜样激励的六大实施环节。三是打造“劳动+学科”融合育人课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将劳动教育贯穿于教育全过程,深入发掘教育资源,并渗透到相关教育教学中,不断增强广大学生践行劳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莘县一中教育集团新城高级中学成立劳动教育工作室探究劳动教育在各学科教育中的教学模式,创新劳动教育特色课程创建路径与系统方法指导。聊城第三中学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中加强学生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开展3D打印、无人机侦测活动等。四是丰富劳动教育资源。600余所乡村中小学利用校园闲置土地着力打造劳动实践场所,基于地域特色劳动资源开发特色校本课程。茌平区胡屯镇中心小学自行建设了5000平方米的劳动实践基地,构建开发了“种植美—成长美—丰收美—分享美”的农耕课程。聊城第三中学在校内开辟百蔬园、百草园、百果园,成立“三园”种植社团,学生们在辅导员的带领下培土、播种、浇灌,收获的瓜果蔬菜。
四、聚焦社会教育,搭建“劳动+社会”育人“融通网”
一是打造市级劳动实践基地。聊城市财政投入资金500万元,遴选出13处劳动实践基地,着力提高市级劳动教育基地的课程开发、设备设施、教师队伍建设等水平。二是整合优质劳动教育资源。遴选认定含有劳动教育板块的省市级优秀研学基地30处、营地1处,开发出省市级优秀研学课程19门。鼓励各县(市、区)教体局遴选一批县级优秀研学基地,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劳动教育资源。三是开展校外志愿服务。利用“学雷锋活动日”、“志愿者日”、“劳动节”、“元旦”、“春节”等节假日,广泛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同时,邀请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等社会人士开展“进校园”系列活动。聊城第一中学组织学生开展职业体验、社会调查、公益服务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单位、走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