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上午,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劳动教育学院牵头发起成立的教育部第二批虚拟教研室——“劳动教育与劳动实践课程虚拟教研室”启动会暨教研工作交流会在致远楼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池州学院、安徽艺术学院分别设置线下分会场。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高凤林,教育部高教司人文社科教育处处长张庆国,安徽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张尔桂,我校党委书记刘向兵,安徽艺术学院副院长(正厅级)柳友荣,池州学院副院长吕刚,江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汪洋,劳动教育与劳动实践课程虚拟教研室带头人、我校原副校长刘玉方,高等教育出版社文科事业部主任迟宝东等领导、专家出席会议。来自池州学院、安徽艺术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西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兰州财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安徽大学、黑龙江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90余所高校,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新华思政等20余家单位的两百余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参与研讨。会议分三个环节,开幕式由池州学院副院长吕刚主持,工作研讨环节由劳动教育与劳动实践课程虚拟教研室带头人、我校原副院长刘玉方主持,教研交流环节由安徽艺术学院副院长柳友荣主持并总结讲话。
高凤林副主席做“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领新时代劳动教育”主旨讲话。他强调,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应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引领,引导青少年展现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面貌、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全面提升劳动技能水平。
张庆国处长围绕虚拟教研室“为什么建、建什么、怎么建”三个方面分享了教育部启动虚拟教研室建设工作的考虑。他指出,探索虚拟教研室建设,是为了在实现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和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机制三个方面有所突破,各虚拟教研室应分步推进、加强协同、加强教学研究,不断探索教研新形态、构建教学发展共同体、共建优质教学资源库。
张尔桂处长介绍了安徽省劳动教育开展情况,倡议各成员单位要以虚拟教研室建设为契机,开展包括精品课程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成果推广、师资培训等方面的合作,为劳动教育的深入开展赋予新动能。
刘向兵书记充分肯定了劳动教育与劳动实践课程虚拟教研室作为教育部两批657家虚拟教研室中唯一一家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虚拟教研室成立的重大意义和广阔前景,并结合劳动教育专委会的调研,指出了当前劳动教育教学研究、课程建设、资源开发与教师培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他强调,虚拟教研室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教学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一项充满创意、孕育“一切皆有可能”的机制创新,教研室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在探索教研新形态、构建教学发展共同体和共建优质教学资源库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在工作研讨环节,李珂院长从建设基础、建设规划、工作平台、监测考核四个方面介绍了劳动教育与劳动实践课程虚拟教研室建设规划。迟宝东主任介绍了2020年以来,高校劳动教育教材建设总体情况,在肯定了高校劳动教育教材建设“从无到有”的重要成就的同时,指出了下一步“从有到优”的努力方向。西南大学教务处副处长严怡、兰州财经大学教务处处长苏孜结合本校工作实际,提出了深化虚拟教研室建设工作的具体建议。
在教研交流环节,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教育学院副院长曲霞,池州学院劳动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黄国萍,安徽艺术学院劳动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束舒娅系统介绍了本校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建设情况,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虚拟教研室成员单位交流了本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相关做法。
柳友荣副院长做了会议总结。他强调,劳动教育与劳动实践课程虚拟教研室建设应融通线上交流与线下合作,做到身份要强化、责任要分担、任务要明晰,以充分调动各成员单位的积极性与责任心,各尽所长、各美其美,共同推动虚拟教研室的建设、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