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关乎师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家长关心、群众关注的大事,如何保障学生在校吃得安心、舒心?让家长和公众放心?今年年初以来,解放区教育局多措并举,从五大方面深度发力,推进“校园餐”专项整治,全力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让“校园餐”成为学校的良心餐、学生的营养餐。
加强制度建设,筑牢安全防线
严格执行陪餐制度。校(园)长或主管校(园)长在开餐前20-30分到食堂试餐,开餐时与学生共同进餐,邀请学生家长参与陪餐,监督食堂菜品营养搭配、口感味道、菜品质量和份量,更加直观地了解食堂的运营状况。成立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建立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7个,定期召开监督工作会议,组织家长对学校食堂经营管理、加工操作流程进行现场参观,确保家长能参与采购、陪餐、质量评价、安全检查及收支公开等重大事项的监督。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食品安全总监带头积极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等制度,实行痕迹化管理,通过排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有效防控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严格把控食材,规范采购流程
强化原料采购与验收。学校设立原料验收工作小组,对不合格原料坚决拒收,并记录处理。制定采购标准前,充分调研家长和学生的需求,确保采购标准符合大多数人的期望。采购标准及时公示,让家长了解采购的具体要求和标准。学校邀请学生家长监督员参与学校自主招标及采购项目,在食材供应商选择等方面听取家长意见。选择供应商时,家长代表参与评审过程,共同决定最终的合作对象,确保采购活动按照既定的标准和流程进行。
推进智能监管,打造阳光厨房
完成食品加工和学生就餐场景可视设备更新工程,截至目前,区属58所有食堂的学校已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并与市级监管平台联网,真正实现食堂管理运行的“阳光操作”和“阳光监督”,最大程度保障了就餐学生的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
全面整治问题,压实安全责任
对“校园餐”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再梳理、再排查、再整改。年初以来,针对校园食品安全排查出的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确保了整治工作的落地见效。
“我们积极对照解放区纪委监委及市教育局‘校园餐’专项整治要求,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对全区学校的食品安全和膳食资金进行全方位整治,发现问题57个,已全部整改到位,整改完成率100%。”解放区教育局分管食品安全负责同志这样说。
为确保整治工作的长效性,解放区教育局还出台了多项管理制度,如《解放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及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管理的意见》等文件,对食堂管理、食材采购、经费管理等关键环节进行了全面规范。
加强人员培训,提升履职能力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提升食堂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确保师生饮食安全,解放区教育局还围绕食品安全、校园餐整治要求、食堂食品加工操作规范等内容对书记、校长以及校园食品从业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从业人员深入理解食品安全知识,提升业务能力和责任意识。
一系列的举措,都凝聚着政府对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深切关怀。如今,解放区学校食堂布局更加合理,场地设施更加安全,功能间更加齐全,同时,食材查验更加严格,清洗消毒更加规范,留样陪餐也更加标准化。“2025年,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各级纪委监委和上级教育部门关于深化‘校园餐’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部署要求,以学生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吃得营养为目标,坚持在源头上重防控、过程中强管理、结果上求实效,在专项整治基础上,进一步查漏补缺,着力在健全长效机制、落实各方责任、完善监督检查等方面下功夫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确保师生‘舌尖上的安全’,护航学生健康成长。”解放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