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又到一年开学季。为全面做好春季开学季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筑牢校园食品安全网,连日来,嘉峪关市6部门联合开展春季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探索出了责任链压实、多方监督融合、健康营养体验升级的做法,有效降低了学校食品安全风险。
责任链穿透式压实
嘉峪关市6部门联合印发《开展2025年春季校园及其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方案》,靠实各方主体责任,市教育局指导、督促学校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和日常管理,全面掌握全市学校供餐情况。学校托幼机构落实校(园)长责任制,对承包经营或委托经营企业落实经营准入、日常监督、考核评价和退出管理机制。学校食堂承包商与学校同步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安全员,形成“一岗双责”追责闭环;市市场监管局严格落实食品采购追溯、餐饮具清洗消毒、规范操作、食品留样等重点环节监管和智慧管理应用,严格落实监管部门责任;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开展春季校园食品安全风险和营养健康监测、有害生物防治、营养健康宣传教育、流行病学调查和食源性疾病预防;市公安局及时受理、立案涉嫌犯罪的食品安全事件,依法严厉打击犯罪行为;市消防救援支队依法对学校、校外托管机构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消防安全问题整改落实;市城市管理局做好校园周边无证流动食品摊点的清理和整治,取缔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摆摊设点。
2月26日,6部门联合召开全市2025年春季校园及其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安排部署会。共出动督查监管65人次,已完成春季全市全部学校幼儿园检查任务,即知即改问题发现率较上年度大幅下降,未发现重大食品安全隐患。
监督体系框架重构
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对学校托幼机构深入一线调研督导食品安全和收费价格;市人大开展学校托幼机构食品安全专题调研;市委组织部定期听取监管部门工作汇报;市教育局将学校食品安全工作作为学校落实安全风险防控职责的重要内容,纳入责任督学;市市场监管局通过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在全市各中小学、托幼机构、基层监管部门设置了70个举报箱,与校方举报箱同步运行,独立受理。市委、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形成了党政同责监督架构;2025年计划监督抽检学校托幼机构食堂食品、复用餐饮具300批次,抽检样品包括食材、调味料、食用农产品、成品餐食等全种类,抽检范围覆盖制作者、供应商等全链条,形成了技术支撑监督体系;家长可通过“陇上食安”消费端远程观看学校托幼机构食堂实时操作过程,预约入校配餐,通过网络留言、拨打举报电话、投递信件,形成了社会共治监督格局;公安机关直接介入涉嫌犯罪案件侦办,形成了行刑衔接监督机制。
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调研时发现一所中学存在饭菜价格高问题,现已整改,统一下降为素菜类3元荤菜类5元。2025年春季开学前对经许可的67家校外托管机构(小饭桌)在媒体向社会公示,同步在各中小学校和“小饭桌”经营场所周边张贴公告,引导家长选择,拒绝无证“黑饭桌”。食材采购落实全品类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追溯管理,实施放学季全清理“零库存”,开学季新采购“全查验”管理。
健康营养体验升级
全市61所中小学、托幼机构均建立完善了食品安全管理机构、管理制度。配备了总监、安全员,由校(园)长担任总监,后勤主任担任食品安全员。改造提升学校食堂硬件条件,操作间、贮存室、就餐区地面实现了“瓷砖化”;操作台面、工器具实现了“不锈钢化”;各功能区环境卫生达到“洁净化”;地漏墙壁生物防治达到“无缝化”;增配水池、消毒保洁设施,刀具案板等配备异形消毒柜,工器具达到“全消毒”;“三防”设施配备率、合规率均实现了100%。组织开展“校园餐”食品安全满意度问卷调查,调查人群覆盖学生、教职工,调查结果通报,问题限期整改。
指导学校托幼机构新增粗加工间异物检视操作规程1项,建立完善学校食堂承包商考核评价机制一项,整改留样、消毒记录填写不规范8家2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