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种,不仅是一项农事活动,更是中华民族千年农耕文化的重要体现;春种,不仅是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也是育人新路径的重要契机。
在此春风和煦、万物复苏的美好季节,云城区各中小学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方针,组织学生开展春种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种植过程,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在实践中传承“勤劳、智慧、坚韧”的民族精神,更是让劳动教育在校园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例如,云浮市实验小学邀请农业专家到校为学生作农业知识科普教育讲座,激发学生对自然和农业的兴趣。各学校组织学生到劳动实践基地进行春种,通过松土、播种、覆土、浇水等环节,让学生掌握种植技能。
作为云浮市的中心城区,云城区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劳动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顶层设计规划先行,筑牢劳动教育根基
云城区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制定印发了详细的《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明确了各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实施路径。旨在形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发挥学校劳动教育“树德、启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功能,把劳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构建“五育并举”综合育人体系。
利用校内外资源,拓展劳动教育空间
各中小学校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例如,云浮市田家炳学校开辟了约30亩的青少年南药科普劳动实践基地,以南药种养为特色,规划多个地块供学生实践和探索。云浮市实验小学在学校旁边建设了近2000平方米的农耕教育劳动实践基地,规划了60多个地块,分到每个班级,并安装了喷淋系统。学校利用每周劳动课定期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参与劳动,通过种植蔬菜、瓜果等作物,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农业知识,培养劳动技能。安塘街布贯小学等也积极践行劳动教育理念,组织全体师生对学校劳动基地进行大规模的杂草清除和杂树修剪活动。
云浮市第二小学更是以校企合作的形式建立了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利用周末和假期,组织家长、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劳动教育基地的实践活动。安塘中学也在校外企业的支持下建成了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同时,云城区积极发动退休教师发扬“忠诚、关爱、创新、奉献”的“五老”精神,重返劳动教育的实践课堂,手把手教学生们使用农具,耐心讲解种植技巧,分享劳动经验。
通过挖掘校内外资源,学校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劳动实践平台劳动实践教学和更丰富的实践机会,让学生们在增强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的同时,“家校社”协同的模式也形成了劳动教育的合力,增强了家长对孩子劳动教育的重视,营造了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
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劳动教育添助力
云城区教育系统在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建设过程中,注重将劳动教育与乡村建设相结合,充分利用乡村资源作为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助力“百千万工程”建设。
例如,南盛镇中心小学充分利用学校周边资源,推进绿美乡村建设。
通过校内校外劳动教育基地的建设与资源利用,以及与春种活动的开展,云城区中小学的劳动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已有云浮市恒大学校、云浮市田家炳学校被评为广东省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学生们在劳动实践中增强了劳动观念,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接下来,云城区中小学将继续深化劳动教育改革,加强家校社合作,进一步优化劳动教育资源,推动劳动教育与“百千万工程”“绿美乡村”等工作相结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