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内最早关注食物教育的专家之一刘晓洁博士在2021良食峰会“食物教育”分论坛上的演讲摘要,她从理论研究到实践探索,从战略思考到路径解析,不同角度出发,分享了中国食物教育的发展和未来。
中国的食物营养经历了从贫困到温饱,到开始关注营养健康,再到可持续发展,不同的阶段面临着不同问题,也有不同的政策导向。
我国现代食育主要表现为四个特征:第一,科学性。食育涉及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以营养学、农学、地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为支撑。第二,系统性。食育涉及知识、技能、文化、观念等多个方面,工作范畴涉及教育、宣传、财政等多部门,是一项需要政府、学校、企业等多主体协同推进的系统工程。第三,动态性。食育相关知识和理念不断更新,需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发展的关系。第四,差异性。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不同年龄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需要充分考虑其特点,因材施教。
例如,学校开展的食育实操课程——教孩子做一道家乡菜。这堂课不是简单地教一道菜,菜品只是一个载体,而是一个融和了饮食文化教育、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养成、烹饪技能培养的完整体系。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参与劳动和体验,让孩子们与食物之间建立情感联系,珍惜食物、热爱大自然,感恩食物的馈赠者。课程实施内容既包括甄选食材、烹饪的技能、家乡菜背后的文化等,又包括营养健康、环保、安全操作等知识,是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需要老师具备一定的专业背景,确保整个讲授过程的科学性。同时,需要结合最新的营养膳食指南,讲授减盐、减油、减糖的意义,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和行动,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动态性特征。而食物教育面对的对象,我们的行为,也是非常复杂的关系。其中,我们甄选了十个主要关系,可以从主体、空间、时间和行动四个维度去理解。比如在空间层面,有家庭和学校,未来要特别注重家庭和学校的联动。既要食物教育进校园,希望孩子能影响家长,小手拉大手。也要对家长进行相应的教育,反过来大手拉小手,实现一种互动。在第四个维度,有开放与规范。食物教育的知识体系,是一个很丰富的,也是开放式的,既包括吸纳国际上的先进经验,也要接受不同学科的知识,来丰富我们的食物教育体系。同时未来也需要更加的规范,更加标准化的状态。
过去,我们在食物教育的实践中做了一些探索可以与大家分享,也希望后续有更多的朋友们可以关注贫困地区的儿童。
2019年10月-11月期间,我们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库伦旗开展食物教育的探索性工作,这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
其中,我们选了三个幼儿园和两个学校,共有十位志愿者,加上大团队的十几个学生,共同组成一个团队,开展了调研。调研对象包含2919个孩子,从身高体重,基本知识等方面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发现几个特点:
内蒙古库伦旗 食育调研结果孩子们的营养知识比较缺乏;
对本地本民族的一些文化和习俗了解的不够,挑食和偏食现象比较严重;
国家扶贫政策对孩子的生活各方面有很大改善,超重肥胖与营养不良情况共存,和城市情况基本差不多,也不容忽视。
2019年起,我们开展了推进对国家级贫困县库伦旗食育扶贫的工作。这一项目由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牵头,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组织,联合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内蒙古库伦旗教体局等联合参与。
我们提出了食物教育扶贫的概念:以食物为载体,向贫困地区居民传播营养健康知识、推广科学饮食理念和方式,帮助贫困地区人口树立科学、文明的饮食观念,引导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这一概念获得了院里领导的充分肯定,在科学院扶贫基金的支持下,也对我们的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支持。我们的食育扶贫方法论是,从几方面与乡村振兴进行全面衔接。既希望改善提高营养健康的素养,也希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真正实现精准扶贫多元化,促进人、产业、文化、社区、区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2021年,我们牵头组织,带北京的营养师专家董老师到库伦旗给孩子们上一堂示范课,也让老师们来观摩。这也是老师们给我们团队反过来上了一堂观摩课,他们带着孩子们给我们展示本地的传统饮食文化,整个气氛非常好。这一案例,也出现在了良食基金的宣传片里,希望大家之后能更多关注贫困地区的孩子们。
在过去的研究中,我们也围绕着食育发展做了战略性思考,未来我们还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当然也有一些机遇和优势。
最后,我们认为,食育的长效机制,一定是多主体的联合,需要学校、企业、NGO、公众等联合起来,积极参与探索,学习国际经验,我们研究团队可以为整个食育的发展做支撑。
另外,食育的可持续发展,也一定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模式。期待更多政策的支持,也希望能够走进校园,和劳动教育美育相融合,试点探索,示范先行,给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经验。
中国的食物营养经历了从贫困到温饱,到开始关注营养健康,再到可持续发展,不同的阶段面临着不同问题,也有不同的政策导向。
我国现代食育主要表现为四个特征:第一,科学性。食育涉及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以营养学、农学、地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为支撑。第二,系统性。食育涉及知识、技能、文化、观念等多个方面,工作范畴涉及教育、宣传、财政等多部门,是一项需要政府、学校、企业等多主体协同推进的系统工程。第三,动态性。食育相关知识和理念不断更新,需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发展的关系。第四,差异性。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不同年龄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需要充分考虑其特点,因材施教。
例如,学校开展的食育实操课程——教孩子做一道家乡菜。这堂课不是简单地教一道菜,菜品只是一个载体,而是一个融和了饮食文化教育、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养成、烹饪技能培养的完整体系。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参与劳动和体验,让孩子们与食物之间建立情感联系,珍惜食物、热爱大自然,感恩食物的馈赠者。课程实施内容既包括甄选食材、烹饪的技能、家乡菜背后的文化等,又包括营养健康、环保、安全操作等知识,是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需要老师具备一定的专业背景,确保整个讲授过程的科学性。同时,需要结合最新的营养膳食指南,讲授减盐、减油、减糖的意义,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和行动,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动态性特征。而食物教育面对的对象,我们的行为,也是非常复杂的关系。其中,我们甄选了十个主要关系,可以从主体、空间、时间和行动四个维度去理解。比如在空间层面,有家庭和学校,未来要特别注重家庭和学校的联动。既要食物教育进校园,希望孩子能影响家长,小手拉大手。也要对家长进行相应的教育,反过来大手拉小手,实现一种互动。在第四个维度,有开放与规范。食物教育的知识体系,是一个很丰富的,也是开放式的,既包括吸纳国际上的先进经验,也要接受不同学科的知识,来丰富我们的食物教育体系。同时未来也需要更加的规范,更加标准化的状态。
过去,我们在食物教育的实践中做了一些探索可以与大家分享,也希望后续有更多的朋友们可以关注贫困地区的儿童。
2019年10月-11月期间,我们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库伦旗开展食物教育的探索性工作,这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
其中,我们选了三个幼儿园和两个学校,共有十位志愿者,加上大团队的十几个学生,共同组成一个团队,开展了调研。调研对象包含2919个孩子,从身高体重,基本知识等方面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发现几个特点:
内蒙古库伦旗 食育调研结果孩子们的营养知识比较缺乏;
对本地本民族的一些文化和习俗了解的不够,挑食和偏食现象比较严重;
国家扶贫政策对孩子的生活各方面有很大改善,超重肥胖与营养不良情况共存,和城市情况基本差不多,也不容忽视。
2019年起,我们开展了推进对国家级贫困县库伦旗食育扶贫的工作。这一项目由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牵头,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组织,联合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内蒙古库伦旗教体局等联合参与。
我们提出了食物教育扶贫的概念:以食物为载体,向贫困地区居民传播营养健康知识、推广科学饮食理念和方式,帮助贫困地区人口树立科学、文明的饮食观念,引导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这一概念获得了院里领导的充分肯定,在科学院扶贫基金的支持下,也对我们的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支持。我们的食育扶贫方法论是,从几方面与乡村振兴进行全面衔接。既希望改善提高营养健康的素养,也希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真正实现精准扶贫多元化,促进人、产业、文化、社区、区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2021年,我们牵头组织,带北京的营养师专家董老师到库伦旗给孩子们上一堂示范课,也让老师们来观摩。这也是老师们给我们团队反过来上了一堂观摩课,他们带着孩子们给我们展示本地的传统饮食文化,整个气氛非常好。这一案例,也出现在了良食基金的宣传片里,希望大家之后能更多关注贫困地区的孩子们。
在过去的研究中,我们也围绕着食育发展做了战略性思考,未来我们还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当然也有一些机遇和优势。
最后,我们认为,食育的长效机制,一定是多主体的联合,需要学校、企业、NGO、公众等联合起来,积极参与探索,学习国际经验,我们研究团队可以为整个食育的发展做支撑。
另外,食育的可持续发展,也一定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模式。期待更多政策的支持,也希望能够走进校园,和劳动教育美育相融合,试点探索,示范先行,给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