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提升学生劳动素养,助力身心健康成长,4月27日下午,黔南州劳动教育成果展示观摩暨第三届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实践技能竞赛在龙里县火爆拉开帷幕。龙里县副县长秦秋云致辞,黔南州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林娜同志讲话并宣布活动开幕。各县(市)教育局、参赛师生、家长代表、劳动艺术节师生等2800余人参加活动。
开幕式上,12县(市)、州属学校师生身着民族盛装和工农服装,肩挑箩筐、手端簸箕、扛着劳动工具、带着一年来的劳动成果,脸上洋溢着幸福而又灿烂的笑容,跳着劳动丰收舞蹈欢乐入场,充分展现了黔南“双驱动三维度四融合”劳动教育模式改革发展成效,氛围燃爆全场。美食街炸土豆、烤鸡腿、水果沙拉、糯米饭……让人垂涎三尺。
模拟飞行器、3D打印技术、数字编程、马尾绣、玫瑰醋、太平花灯、陀螺、蜡染、平坡苗画、毛尖茶制作技艺、五色花米饭成为观摩区焦点,中职组美容美发、机械加工、酒店服务、面点制作吸引眼球,特殊教育学校牙舟陶制作技艺、苗绣作品吸引学生频频打卡。
此次竞赛安排了竞赛区、成果观摩区及美食制作区、义卖区,设置了师生竞赛、家庭组竞赛、教师说课比赛、师生劳动作品展示4个赛道11个组别27个竞赛项目,涵盖中小学、中职、幼儿园各学段,经班级、年级、校级、集团校、县级选拔,共87支队伍1200余人参与州级竞赛。
“我们学校对这次活动非常重视,前后做了一年多时间的准备。同学们在平时也有很优异的表现,所以这一次竞赛中,我希望他们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龙里一小校长胡天祥说。
走进家庭组赛区,食物的香味扑鼻而来,只见学生和爸爸妈妈们正在烹制辣子鸡、酸汤鱼、火锅肉、独山虾酸等具有贵州特色的美食佳肴。据了解,初中组家庭组要完成两个热菜、一个凉拌菜,同时要绘制一幅贵州本土美食地图,向来黔南旅游客人进行推荐,让学生体会家乡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各项目场地师生分工协作,熟练地操持着各种劳动工具,无论是清扫、整理、制作、缝制、还是维修、烹饪、称重计量,在分工配合下按标准完成任务。比赛现场精彩纷呈,特别是水果拼盘和厨房小管家比赛环节,同学们“有模有样”的表现,出乎了大家的意料,劳动“成果”也是赢得评委老师的连连称赞。
“举办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技能竞赛,旨在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赛教结合的方式,充分展现我们黔南州中小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让广大师生掀起勤练劳动技能、学好劳动本领的良好氛围,正确树立‘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劳动观。”黔南州基教科科长黄运波说到。
近年来,黔南州将劳动教育纳入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范畴,经过十年探索,构建双驱动三维度四融合劳动育人模式,建立了“基本劳动知识+特色劳动技能+专业劳动技能+社会实践劳动”四位一体的劳动教育特色课程,营造了“人人有项目,人人都参与,人人得锻炼,人人有进步”的浓郁氛围。连续两年参加全省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技能竞赛,成绩蝉联全省第一,黔南劳动教育已成为一张闪亮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