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 | 食品有意思 关于我们

健康中国行动升级!健康体重管理行动从今天开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4-15  来源:食育网
核心提示:2019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启动实施健康中国行动15个专项行动。结合健康中国建设工作实际和健康中国行动推进情况,决定将健康体重管理行动、健康乡村建设行动和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纳入健康中国行动。
    体重水平与人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体重异常特别是超重和肥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为34.3%,肥胖率为16.4%;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11.1%,肥胖率为7.9%,整体超重肥胖形势不容乐观,亟需加强干预,予以改善。

行动目标:


到2030年,实现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广泛建立,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基本形成,人群超重肥胖上升趋势初步减缓,部分人群体重异常状况得以改善。

行动主要内容


(一)工作措施。

围绕行动目标提出2个方面8条主要工作措施。

❖在个人和家庭层面,提出要正确认识体重,科学管理体重,掌握体重管理技能。

❖在社会和政府层面,提出加强科学普及和宣传倡导,发挥专业技术优势、规范体重管理服务模式,积极营造良好的体重管理社会支持性环境,倡导健康消费新理念,加强体重监测与效果评估等工作任务。

(二)主要指标。

围绕行动目标提出2个方面4个指标。

❖在个人和社会方面,倡导个人掌握体重管理知识与技能,倡导家庭、医疗卫生机构、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宾馆等配置体重秤。

❖在政府工作方面,要求编制和发布体重管理权威信息,倡导推动体重管理科普宣教进家庭、进社区、进医疗卫生机构、进机关企事业单位、进宾馆、进餐馆食堂等。

——个人和家庭:


1.正确认识体重。

个人和家庭要正确认识体重管理的重要性,了解超重肥胖对健康的危害等科学知识以及饮食、运动、睡眠、心理状态对健康体重的影响,做到“三知一管”,即知晓健康体重标准、知晓自身体重变化、知晓体重管理方法,科学管理自身体重。

2.科学管理体重。

❖家庭成员积极参与体重管理,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全家共同行动,将健康体重作为家庭生活新理念,以家庭健康生活方式培养为重点,倡导吃动平衡、“三减三健”等健康理念,推进家庭成员形成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

❖倡导家庭平衡膳食,掌握科学烹饪技巧,既注重口味也注重营养和健康。

❖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定期测量体重、腰围,并加强相互提示,降低聚集性家庭肥胖风险。

3.掌握体重管理技能。

❖倡导家庭配备“一秤一尺一日历”(体重秤、腰围尺和体重管理日历)。

❖家庭成员掌握基本锻炼技能,提升科学运动能力。

❖加强婴幼儿和儿童青少年体重管理。提倡婴幼儿母乳喂养,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强化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体格生长监测、营养与喂养指导、运动(活动)指导,促进吃动平衡;强化父母是儿童健康教育第一任老师的责任,培养儿童青少年形成动态测量身高、体重、腰围的健康习惯。

——社会和政府


1.加强科学普及和宣传倡导。

❖发布体重管理核心知识和体重管理技术指南、标准。鼓励学会、行业协会开展体重管理科普宣教。

❖发挥主流媒体传播优势,充分利用“两库一机制”,加强公众平衡膳食、科学运动有关教育,倡导吃动平衡、“三减三健”等健康理念。

❖结合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爱国卫生月、全民营养周、体育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体重管理宣传活动。

❖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健康体重相关健康教育。

❖推动体重管理科普宣教进家庭、进社区、进医疗卫生机构、进机关企事业单位、进宾馆、进餐馆食堂等。

❖针对孕产妇、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学生、职业人群、老年人和相关慢性病患者,开展体重管理科普宣教。

2.发挥专业技术优势,规范体重管理服务模式。

❖推动医疗卫生专业人员掌握体重管理知识和技能,在疾病防控、临床诊疗过程中提供饮食、运动等体重管理指导服务,推广健康生活方式。

❖鼓励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设置体重管理门诊或肥胖防治门诊,整合相关专业资源,提供体重异常防治服务。

❖进一步推广体重管理中医适宜技术,为各类人群提供中医体质辨识和包括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等在内的中医药保健指导服务。

❖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体重管理纳入签约服务,及时向签约居民提供体重管理指导。

❖倡导医疗卫生、营养、运动等专业人员深入社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场所,开展合理膳食、科学健身等体重管理技术指导和健康咨询活动。

❖加强体重管理重点人群分类指导,提高体重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和精准化水平。

3.积极营造良好的体重管理社会支持性环境。

❖打造健康主题公园、健康步道、健身器材等支持环境,建立家庭健康服务阵地。加强健康单位建设,推进健康食堂、健康餐厅建设。

❖校园内避免售卖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开展儿童青少年合理膳食、主动运动和心理干预等保健工作。

❖进一步增加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场所数量和覆盖范围,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向公众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开展多种形式的全民健身活动,形成浓厚的体重管理氛围。

❖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宾馆酒店等配置体重秤,有条件的配置室内外健身器械等。

❖鼓励商业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深度融合,有效参与体重管理,充分发挥支持保障作用。

4.倡导健康消费新理念。

❖充分利用体重管理新技术、新成果,引导和研发体重管理新产品。

❖加快食品加工营养化转型,合理降低加工食品中油盐糖的含量。

❖开展合理膳食宣传等相关活动,提高消费者正确认读食品营养标签的能力。

❖推动体育健康产业不断创新,丰富科学锻炼方法和器材,结合数字科技开展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评估。

❖鼓励研发推广健康管理类人工智能和可穿戴设备,提高个人体重管理能力。

5.加强体重监测与效果评估。

❖加强体重监测,及时掌握人群体重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变化,指导各地开展重点人群体重管理。

❖持续高质量开展营养和慢性病相关监测,加强健康生活方式调查,开展体重管理效果评估。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

 

声明:

  • 1.凡本网所有原始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育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育网”
  • 2.凡本网“来源”处标记“×××××(非食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为传递更多信息。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 联系方式:电话  18500193189(同微信);QQ  3112742182
 

食育网,作为行业信息交流和推广传播平台,旨在通过汇总行业信息,举办行业活动等,呈现中国食育发展动态。
电话:010-68869850  QQ:3112742182
邮箱:lss@foodmate.net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外亮甲店1号恩济西园

  • 食育网公众号

  • 食育网视频号

  • 刘老师 18500193189
    (微信同号)
  •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