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在美食里我们总能尝到那些让生活,变得幸福的瞬间。
在余杭校园食堂里,一粥一饭皆因爱,一勺一筷皆责任,当美食在舌尖绽放,爱与香味,持久弥漫,洋溢着美好教育的幸福感。
春日“食”光尽享舌尖美味
校园餐饮质量关乎学生健康成长。一直以来,余杭各校(园)高度重视,严把学生就餐“质量关”,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全心全意服务的理念,深入实施“营养+”计划,制定科学营养膳食,为全校师生的饮食提供全面、健康的保障。
育才小学每日制定不同的特色饭。每一份餐食都精心准备,既要确保营养均衡又要新鲜美味。
仓前云帆幼儿园大厨们根据孩子的口味喜好,制作了一份春天时令饭大集合。
良渚杭行幼儿园挑选当季时令菜,推出春季营养套餐。
瓶窑南山幼儿园为特殊人群(肥胖儿、过敏儿)提供特色搭配,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良渚肇和幼儿园在日常伙食中加入春笋、土豆等当季食材,让孩子们从舌尖品味到春天的味道。
在余杭校园,饮食与劳作、饮食与科学、饮食与生活、饮食与运动无处不相逢,为学生健康生活的成长提供多维的支持。
杜甫幼儿园里紫藤花开,小朋友们在老师的科普带领下将这份春天的美好融入了舌尖美食中。他们以紫藤花为灵感,制作出了一道充满创意与趣味的春日美食。
杜甫小学的食堂化作一卷斑斓的食育绘本。穿过挂着“食物里程地图”的走廊,杭州美食地图和中国美食地图映入眼帘;“舌尖上的诗词”向同学展示关于美食的奇妙历史。最有趣的是,这里为学生准备了一个菜单板,给了孩子们充分的选菜权。
眼见为“食”强化家校纽带
当家长们走进学校食堂后厨,从食材验收到卫生检查全流程跟踪,这不仅搭建起学校后勤与家长沟通的桥梁,更通过全链条透明化展示,让“食品安全”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可触可感的校园温度。
仓前云帆幼儿园在食堂管理方面,始终坚持管理精细化、设备齐全化、操作透明化、营养均衡化、节约习惯化、参与多方化的“六化”管理,每个学期邀请家长代表参观食堂,家长代表可按需不定期进入食堂对幼儿食材等进行全面排查,家园共同监督管理食堂相关工作,守护师幼“舌尖”安全。
清晨,良渚勾庄幼儿园的膳管监督家委会成员来到食堂检查卫生。两位家长戴着蓝色一次性发网和口罩,仔细查看消毒设备,确保消毒流程规范。家长们严谨细致,以实际
行动守护孩子饮食安全,为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清晨,良渚古墩路小学首届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的委员们已早早到岗。他们与值日老师共同开启食堂验菜工作——仔细翻看绿叶菜的露水,轻捏肉类的弹性,逐一核对食材质检报告。晨光中,这些“编外质检员”的身影与食堂师傅们忙碌的身影交叠,家长代表冯女士边记录边感慨:“孩子吃得放心,我们心里才踏实。”
“食”刻守护筑牢安全防线
余杭通过多种举措筑牢校园餐安全防线,既鼓励学生家长参与校园食品安全监督,又实行校领导、班主任、家长等多形式陪餐,还以“练”筑防积极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应急演练。
在良渚第一中学的校园里,教师陪餐已成为一道独特风景。陪餐时,教师不仅关注饭菜口味、食材新鲜度,严格把控食品安全,还借此倾听学生对菜品的想法,及时反馈,让食堂不断优化。就餐过程中,师生轻松交流,分享生活趣事,拉近彼此距离,让学生吃得放心、舒心,在爱的陪伴中健康成长。
在玉鸟小学,每天中午都有温馨的一幕。教师们满怀爱心,与学生们一同在食堂就餐。打饭时,老师细心地帮学生盛菜,询问他们的喜好。用餐时,师生围坐在一起,温暖惬意互相关怀。
另外,教室后面的展示墙上,贴满了学生们亲手绘制的食品安全小报。小报色彩鲜艳,内容丰富,有食品安全小常识、健康饮食的建议,还有家乡美食的展示。这些小报不仅展现了孩子们对食品安全的理解,也体现了学校对食品安全教育的重视。
瓶窑第一小学组织开展了“‘食’刻守护,以‘练’筑防”食品安全应急演练活动。当学生发生疑似食物中毒的情况该怎么做?班主任及时报备、校医做初步检查、学校即刻启动监控核查程序……各个环节有条不紊、处理得当。演练活动有效提升了教师在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反应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
让“校园餐”成为“放心餐”是民心所向。近年来,区教育局高度重视学校食品安全监管和饮食服务质量提升工作,聚焦降本提质,围绕食品安全、供餐质量、服务管理,不断规范“校园餐”工作,让师生家长感受到可感可及的变化,切实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