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曹妃甸以“阳光食堂”建设为抓手,多部门联动,通过强化源头治理、过程监管、技术赋能与社会共治,持续提升校园餐食安全的管理水平,全力守护校园餐食安全防线。
——强化组织联动,压实各方责任
曹妃甸主管副区长毛莉莉定期主持召开校园餐工作专题调度会,开学以来已召开4次,为校园餐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提供政策支持。区教育体育局积极响应,组织2次专题培训和现场观摩,为学校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助力提升校园餐管理水平。此外,教育体育局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定期开展专项督查,并将督查结果与学校年度考核挂钩,进一步压实学校主体责任。开学至今,针对排查出的21个一般问题隐患,相关部门迅速督促整改,实现了闭环管理。
——完善制度建设,保障监管长效
自2024年起,曹妃甸累计出台15项校园餐相关制度。2025年,持续完善《曹妃甸区中小学(幼儿园)学生餐陪餐管理办法》。严格落实《唐山市涉校食品经营者准入和退出机制指导意见》《唐山市教育系统中小学校园餐内部审计实施办法》。从餐食采购、加工到配送的各个环节,均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和规范,让校园餐监管有章可循。
——借助科技赋能,实现智慧监管
目前,曹妃甸全区学校食堂已实现“明厨亮灶”和AI智能识别技术100%覆盖。AI智能系统会自动抓拍后厨未戴口罩、生熟混放等违规操作行为,并实时推送整改通知,督促食堂及时纠正。与此同时,曹妃甸探索引入“食安封签”系统,只需扫码,就能获取配送餐箱的加工时间、配送路线及责任人信息,实现配送环节的全程追溯,为校园餐安全保驾护航。
——深化校际交流,提升管理效能
2月27日,区教育体育局联合区财政局,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平台及食堂账务精准管理培训,26所公办学校食堂管理员、财务人员参与学习,有效提升业务能力。3月17日,组织相关人员赴开平区观摩学习先进食堂管理经验,并加快建设阳光食堂综合服务一体化智慧监管体系,整合食材溯源、后厨监控、检测数据等功能,实现风险预警和精准处置。
——开展专项审计,规范资金管理
依据《唐山市教育系统中小学校园餐内部审计实施办法》,曹妃甸区教育体育局成立校园餐内部审计工作小组,委托专业审计机构对26所公办学校食堂进行审计。目前,已完成九所学校的初审,发现陪餐制度执行不到位、满意度测评不全面等问题。后续将针对这些问题逐一核实,督促学校整改落实,规范资金使用。
——优化餐食搭配,提升营养品质
曹妃甸要求学校对照带量食谱,充分考虑学生年龄、健康需求和季节变化,科学制定营养食谱,做到每两周菜品不重样,合理提高肉蛋奶等优质蛋白的供应比例,在保障学生营养摄入的同时,兼顾经济实惠。
——凝聚社会合力,打造阳光食堂
通过设立“校长接待日”“校园开放日”,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曹妃甸深化“家校社”协同合作,每学期组织食品安全主题班会、后厨参观等,培养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健康饮食习惯。同时,完善学校膳食管理委员会,落实“局领导、校领导、教师、家长”四级配餐制度,鼓励相关人员参与食堂检查和陪餐,提出意见建议。落实校园餐举报奖励机制,调动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打造阳光食堂。
通过持续不懈的努力,曹妃甸各中小学、幼儿园在校园餐安全工作上取得显著进展。今年1至3月份,与去年同期相比,投诉量明显下降,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今后,曹妃甸教育体育局将继续秉持初心,持续发力,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切实为千家万户的孩子提供安全可靠的校园餐,进一步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守护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