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我国食育行业有哪些新动态,快来跟食育网小编一起看看吧——
政策标准
1.保障中小学校食堂食品安全 青岛市两项团体标准发布
由青岛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制定的《中小学校食堂餐用具清洗消毒保洁规范》和《中小学校食堂大宗食品原料采购与管理规范》两项团体标准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小学校食堂餐用具清洗消毒保洁规范》涵盖了中小学校食堂餐用具清洗消毒保洁的基本要求,人员、场所卫生、设施设备等要求,餐饮具清洗方法、消毒方法、保洁方法、记录要求、效果评价等内容。
《中小学校食堂大宗食品原料采购与管理规范》 涵盖了中小学校食堂大宗食品原料采购的总体要求,采购岗位要求,供应商选择、管理和退出,采购查验,货物管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内容。
两项团体标准的制定,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校食堂餐饮具清洗消毒水平和大宗食品原料采购质量。
详情链接:山东青岛:保障中小学校食堂食品安全 两项团体标准发布实施
2.《青海省中小学校及幼儿园“五陪餐”制度(试行)》发布
1月7日,青海省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印发了《青海省中小学校及幼儿园“五陪餐”制度(试行)》,旨在通过创新监管模式,构建校园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全省中小学校及幼儿园食堂的饭菜质量和服务水平。
《“五陪餐”制度》共有16条具体内容,明确规定了由包保干部、学校校长(负责人)、班主任、教师代表和家长代表五类人员组成的陪餐主体。制度详细规定了陪餐人员的陪餐次数、进入学校食堂后厨开展监管的时间要求,以及发现学校食堂隐患问题时的处置流程。同时,还明确了学校如何规范执行陪餐制度,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的管理职责。在推动落实陪餐制度规定动作基础上,有效提升陪餐制度的针对性、陪餐监管的全面性、陪餐目标的实效性。
3.《江苏省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实施指南(试行)》印发
1月7日,江苏省教育厅印发《江苏省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实施指南(试行)》。《指南》包括统筹规划实施、科学设计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建设、创建实践平台、注重评价监测、强化实施保障等七方面20条内容。
实施指南要求,全面开设专项课程。要结合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需要,设计以集体劳动为主、具有一定劳动强度和持续性的专项实践活动。采用劳动技能竞赛、劳动项目实践、劳动成果展示等形式,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劳动体验,提高劳动能力,深化对劳动价值的理解。
此外,要创新开发拓展课程。要以创造性劳动为核心,依托学校第二课堂、选修课程等平台,将劳动教育全面融入公共基础课、专业课,结合专业实训、企业见习、岗位实习、科学实验、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强化劳动品质培养。面向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技术新发展、服务新变化、生产新工艺,根据专业开发系列化拓展课程,开展创造性劳动实践。
详情链接:《江苏省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实施指南(试行)》印发
4.四川省12部门联合发文 坚决守护学生“盘中餐”
为进一步深化全省“校园餐”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四川省教育厅等12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餐”突出问题治理的工作方案》,提出涵盖食品安全、资金安全、营养健康、监督执纪4个方面14项重点任务,聚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方面的普遍性、共性问题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建立和完善管理、监督长效机制。
《方案》指出,要落实学校主体责任,建立校(园)长食品安全管理基础知识和食品安全管理基本能力监督抽查考核制度,将校(园)长监督抽查考核及履职尽责情况纳入校(园)长年度考核内容。
《方案》强调,要保障学校食堂公益性,幼儿园和义务教育学校食堂(含初高中共用食堂)必须自主经营,违规对外承包的要限期收回。高中阶段学校不得向食堂承包经营企业收取或变相收取管理费、承包费、租赁费。食堂(含档口)不得转包、分包。
根据《方案》,卫生健康部门、疾控部门牵头负责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地区和学校的营养健康监测,开展有针对性的膳食指导和营养宣传教育。相关县级卫生健康部门牵头制定学生餐所需食物种类及日均数量指标。教育部门要督促学校制定并公示带量食谱。
5.国务院食安办联合五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
1月9日,国务院食安办联合教育部、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聚焦校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管理责任和现代化治理水平,部署各地进一步健全校园食品安全全链条防控风险的制度机制,强化校园食品安全保障。
《通知》要求,学校校长(园长)应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学校要加强病媒生物防制,规范复用餐饮具清洗消毒、大宗食材采购和进货查验制度落实。实行承包经营的,应严格按照招标程序统一组织招标,建立食堂承包经营管理制度;实行校外供餐的,应选择具备集体用餐配送资质的校外供餐单位,严格实行评价和退出机制。
《通知》强调,学校要规范大宗食材采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会同市场监管等部门推动大宗食材集中采购。学校要加强进货查验制度落实,强化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定期公示食材采购情况,并建立使用电子台账。
《通知》指出,要持续提升校园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水平,推行“互联网+”智慧监管运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食品安全投诉处置机制和社会参与的监督机制。
详情链接: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
6.中国烹饪协会关于《老年人膳食配制与烹饪技术规范》征求意见
1月24日,根据《中国烹饪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由中国烹饪协会、平安臻颐年(上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浙江省医养结合研究会、浙江省健康膳食公益促进会等单位共同牵头起草的《老年人膳食配制与烹饪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已完成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如对征求意见稿有意见或建议,请有关单位和个人填写《意见反馈表》,于2025年2月23日前反馈至中国烹饪协会。
文件规定了老年人膳食配制与烹饪技术的基本要求、服务对象、食谱制定、食材准备、配制要求、烹饪要求和评价与改进。适用于指导老年助餐服务机构为65周岁及以上的一般老年和特殊老年人进行老年人膳食配制与烹饪。
详情链接:中国烹饪协会:关于《老年人膳食配制与烹饪技术规范》征求意见
行业动态
1.2024年河南省食育工程区域推进工作总结交流会召开
为进一步推动河南省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持续加强食育工程区域推进工作的实践研究与经验交流,1月10日,由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教育发展中心、河南省实验幼儿园组织的2024年河南省食育工程区域推进工作总结交流会以线上形式召开,全省各个地区食育试点园通过线上形式进行“云”学习。
交流会上,河南省各地市区域组长单位分别围绕食育环境、食育课程、食育活动等方面,结合自身园所食育工作成效及特色亮点进行分享交流,详细阐述了开展食育工作以来的具体做法及优秀经验,同时提出了食育工作推进的现状、存在问题、新学年谋划等。
2.2024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公布
2024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显示,2024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1.87%,比2023年提高2.17个百分点,保持较快增幅。《“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0%”的目标。目前,已提前6年达标。
其中,2024年全国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34.74%,农村居民为29.11%,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44.46%,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34.45%,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28.67%。
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素养61.29%、科学健康观素养56.27%、健康信息素养44.03%、慢性病防治素养32.77%、基本医疗素养30.16%和传染病防治素养29.26%。
3.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食品安全和反食品浪费科普宣传短视频创作大赛
为大力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广泛普及食品安全科学知识,宣传反食品浪费,提升公众食品安全素养,形成“人人关注食品安全、人人参与食品安全、人人监督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和舆论氛围,自治区八部门决定共同举办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食品安全和反食品浪费科普宣传短视频创作大赛。
征集内容要求围绕食品安全科普知识、食品安全网络谣言辟谣、反食品浪费内容创作短视频,通过科普食品安全知识、澄清网络谣言、倡导厉行节约的传统美德,提高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认知水平和应对风险能力,引导公众共同关注食品安全,科学、客观、理性认识食品安全问题,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本次大赛设置短视频创意设计最佳作品5个、优秀作品10个、入围作品15个,颁发获奖证书并向获奖参赛者支付设计制作费。
详情链接:新疆:2025年食品安全和反食品浪费科普宣传短视频创作大赛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