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 | 食品有意思 关于我们

《江苏省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实施指南(试行)》印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1-15  来源:江苏省教育厅
核心提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具有江苏特色、职业教育特点的劳动教育新模式、新方法、新路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江苏省教育厅制定了《江苏省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实施指南(试行)》。

苏教职函〔2025〕1号

    各设区市教育局,各高等职业院校:

为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教材〔2020〕4号)以及《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苏发〔2021〕4号)等文件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具有江苏特色、职业教育特点的劳动教育新模式、新方法、新路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省教育厅制定了《江苏省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实施指南(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省教育厅   

      2025年1月3日


江苏省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实施指南(试行)

一、统筹规划实施

1. 整体设计方案。职业院校要根据国家和省相关规定,紧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职业院校学生成长规律和校情学情,对劳动教育进行整体设计、系统规划,形成体现职业教育特点、服务于学生成长的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方案应明确劳动教育目标及内容、专题必修课学时安排、主要劳动实践活动安排、过程组织与指导,以及考核评价办法等内容。

2. 精心制定计划。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阶段性教育要求和所学专业特点,按照学年制订符合教学实际的劳动教育计划。通过制定劳动公约、每日劳动常规、劳动任务单等,细化有关要求,统筹好集中劳动与分散劳动、劳动课程与其他课程,将劳动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施方案和学年计划相互配套、衔接,推动学校劳动教育持续开展。

3. 协同推进实施。要根据开展劳动教育的相关要求,细化部门责任分工,统筹开展好日常生活、生产、服务性劳动教育,加强劳动教育研究、劳动文化宣传、教学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努力形成工作合力。要利用好校外资源,结合区域自然、文化、农业等方面的条件,因地制宜开展相关劳动教育,形成协同育人格局。

二、科学设计内容

4. 家校协同优化日常生活劳动。要结合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等,立足学生个人生活事务处理,编制家庭和学校日常生活性劳动清单,明确生活中的劳动事项,纳入学生日常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学生自立自强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5. 校企合作设计生产劳动。要依托实习实训资源,结合职业岗位任务和专业实践技能项目,编制生产劳动岗位清单,组织学生参与真实的生产劳动,在生产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6. 校地联合开发服务性劳动。要充分挖掘政府、行业、企业等多方资源,联合社会力量编制服务性劳动项目,常态化开展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运用专业技能为社会、他人提供相关公益服务,培育学生社会公德、爱国情怀和甘于奉献的精神。

三、优化课程体系

7. 开齐开足必修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为核心,独立开设不少于16学时的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主要围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组织、劳动安全和劳动法规等方面开展教育,强化劳动教育实践,普及与学生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劳动科学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劳动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8. 全面开设专项课程。要结合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需要,设计以集体劳动为主、具有一定劳动强度和持续性的专项实践活动。采用劳动技能竞赛、劳动项目实践、劳动成果展示等形式,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劳动体验,提高劳动能力,深化对劳动价值的理解。

9. 创新开发拓展课程。要以创造性劳动为核心,依托学校第二课堂、选修课程等平台,将劳动教育全面融入公共基础课、专业课,结合专业实训、企业见习、岗位实习、科学实验、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强化劳动品质培养。面向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技术新发展、服务新变化、生产新工艺,根据专业开发系列化拓展课程,开展创造性劳动实践。

四、加强师资建设

10. 配全专职教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切实落实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人员编制,配齐劳动教育必修课教师。职业院校要结合实际,明确劳动教育责任人,细化劳动课教师管理,保障劳动课教师在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先评优、专业发展等方面与其他专任教师享受同等待遇。

11. 健全特聘制度。要充分发挥教职员工特别是班主任、辅导员的作用,保证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广泛利用各方面力量和资源,积极聘请大国工匠、劳动模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技术能手和相关行业企业专家等担任实践指导教师,通过建立劳模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设置荣誉教师、实务导师岗位等途径,为优秀社会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创造条件。

12. 提升专业化水平。要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强化劳动意识和劳动观念,提高实施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对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要加强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研究,具备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可成立劳动教育研究所,通过建设劳动教育研究基地、设立劳动教育专项课题、开发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和遴选典型案例等,探索各具特色、更富成效的劳动教育新模式。鼓励职业院校教师发挥专业优势,承担普通学校劳动教育教学任务。

五、创建实践平台

13. 创建实践基地。要整合各方力量,合理运用优质企业资源,加快劳动教育基地的创建。积极发挥校内外实训基地、各类劳动实践基地的作用,推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以及各种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的共享和共建。

14. 创设志愿活动。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社区活动,组织学生深入社区、街道、养老院等地参加劳动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将劳动教育有机渗透到学生的社会实践中,通过亲身参与,提高劳动技能,增强劳动意识。

15. 组织成果展示。要积极组织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通过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和各类劳动技能竞赛等活动,搭建学生劳动技能和成果的展示平台,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内在动力和热情。要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展示、劳动教育成果案例征集等活动,挖掘各地各校劳动教育改革创新的成果,集中宣传劳动教育有益做法和经验,推动劳动教育更高质量发展。

六、注重评价监测

16. 健全评价体系。要坚持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加强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的考核,全面客观评价学生劳动素养。建立劳动教育评价信息管理系统,优化评价数据的收集、存储、分析和报告。推进劳动教育评价结果运用。将劳动教育综合评价结果纳入学生学业素质档案,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

17. 完善监测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中等职业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情况纳入教育教学检查监测范围。高职院校要把劳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开展劳动教育常态化质量监测和专项督查。要借助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地对学生劳动质量和学校劳动教育情况进行实时监测评价,动态生成劳动教育监测评估报告。

七、强化实施保障

18. 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实施工作,形成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劳动教育长效工作机制。职业院校要发挥实施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保障劳动教育时间、内容、师资的落实,确保劳动教育的组织开展。

19. 加大支持力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职业院校要通过多种形式筹措劳动教育专项经费,支持职业院校加强劳动教育课程、场所、设施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健全教师培养激励机制,支持和鼓励职业院校加强劳动教育相关教学成果奖、教学能力比赛等项目培育力度。

20. 切实保障安全。加强职业院校劳动安全风险防控,制定劳动风险防控预案,建立健全劳动安全保障体系。认真排查、清除学生劳动实践中的各种风险隐患。科学安排劳动时长和强度,切实保障学生劳动健康与安全。

 

声明:

  • 1.凡本网所有原始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育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育网”
  • 2.凡本网“来源”处标记“×××××(非食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为传递更多信息。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 联系方式:电话  18500193189(同微信);QQ  3112742182
 

食育网,作为行业信息交流和推广传播平台,旨在通过汇总行业信息,举办行业活动等,呈现中国食育发展动态。
电话:010-68869850  QQ:3112742182
邮箱:lss@foodmate.net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外亮甲店1号恩济西园

  • 食育网公众号

  • 食育网视频号

  • 刘老师 18500193189
    (微信同号)
  •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