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区教育局以全面落实“双减”任务为契机,以培养学生劳动品质为出发点,确立了以课程研发为先导、以校内、校外联动为核心、以师资强化为基础的区域劳动教育整体推进思路,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劳动教育体系,把劳动教育贯穿于中小学教育全过程。
在这样的规划推动下,一所所学校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将这一理念落地生根。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徐州市新城实验学校探究该校如何贯彻劳动教育理念使之成为学生成长的亮点。
徐州市新城实验学校作为江苏省首批“劳动教育特色学校”,秉承“五育融合”的发展理念,基于学生生活经验和个性发展需要,以劳动项目为载体,以劳动任务群为基本单元,以学生经历体验劳动过程为基本要求,从生活课程、生产课程、社会服务课程、校园节日课程四个维度为突破口和创新点,构建特色校本课程。
生活课程
课程聚焦于个体生存技能的培养,科学规划持续实践和锻炼。分学段开设收纳小能手、校园小主人、家庭小管家、生活小达人四单元主题课程,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根据难度划分为起步、发展和完善三个层次的项目。
生产课程
课程以“农业+”“工业+”“文创+”三类课程为主体,开展初步的职业体验,提升职业认知,提高动手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农业+”课程
农学院里的农耕活动从9月入学到6月毕业,每月一主题:走进古农具、农耕大种植、探秘农耕史等,学习传统农耕技艺,掌握二十四节气与农作物的生长链接,了解病虫害的预防,关注农作物种植安全;人工智能种植实验室里,带领学生了解自动化种植:基质栽培、水雾栽培、鱼菜共生,让学生参与新技术体验与应用,感悟技术的“魔力”与重要性,明白科技改变生活。
“工业+”课程
拆装室里,学生们参与体验拆卸、拼搭、建造、制作;或使用扳手、螺丝刀等工具手动操作,或运用新技术进行体验加工、组装、测试、优化操作。车间材料全部来源于师生“废品回收”,这一举措源于环境保护,垃圾分类、废物再利用等生态平衡理念,实现劳动教育高阶育人功能。
“文创+”课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的劳动教育,是在时代发展中寻找劳动教育的新样态,为儿童的成长赋能。分学段引入木工木刻、服装制作、非遗手工等课程,通过一斧一凿、一针一线、一剪一编的手脑并用,传统文化传承和启迪创新意识。
社会服务课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的劳动教育,是在时代发展中寻找劳动教育的新样态,为儿童的成长赋能。分学段引入木工木刻、服装制作、非遗手工等课程,通过一斧一凿、一针一线、一剪一编的手脑并用,传统文化传承和启迪创新意识。
校园节日课程
场馆式劳动教育实践路径探究,生成了独一无二的校园节日,9月“开耕节”;10月十岁成长“犁人节”;4月读书“颂麦节”;6月毕业季“庆丰节”等,这些具有浓郁校本特色的节日也是学校的劳动周活动,既丰富了师生校园生活,又深化了劳动教育育人功能。
劳动教育,不仅是一次次简单的动手劳动的体验,更是一场场心灵的旅行,成长的飞跃。在劳动中传承美德,携手共进,用劳动教育展望未来人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