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种菜”“我会剪纸”“我会做甜点”......11月8日,记者走进龙岩各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告诉记者,他们在校园劳动教育中“点亮”了各项劳动技能,在参加劳动中收获了成长与快乐。
近年来,龙岩市坚持“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教育目标,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全市学校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劳动教育样板,打造“劳动+”模式,推动劳动教育跨学科融合发展,构建“校家社”一体化协同育人机制,全市各校亮点纷呈。
“劳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
龙岩市农业学校专门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将漳平水仙茶、剪纸艺术等“非遗”项目引入校园,学生在“非遗”体验中感受劳动的乐趣与价值。
龙岩农校学生体验剪纸艺术龙岩一中锦山学校引入万应茶、福船制作、中草药种植、线香制作、《木刻版画》等非遗课程,学生在实践体验传统工艺中,提高动手能力,培养文化自信和传承意识。
龙岩市松涛小学结合采茶灯、闽西汉剧等非遗文化,开展采茶灯文创产品制作、采茶制茶泡茶、闽西汉剧戏帽制作等劳动主题项目,使学生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
拓宽“劳动+”实践育人渠道
龙岩市高级中学和龙岩市师范附属第二小学结合龙岩市海绵城市工程,充分利用教学楼楼顶空地,分别建立“古樟园”和“乐耕园”劳动实践基地,并利用基地开展智慧种植,引入创意园艺,突出新时代劳动教育,学生在学习体验中掌握新农业技术。
上杭县蛟洋镇坪埔小学充分利用操场边缘空地,建设以“小圃”为源点的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设有“蔬菜种植园”“动物饲养区”“水果采摘区”“盆景欣赏区”四个核心劳动实践场所,充分满足不同学段学生的劳动实践需求。
建立“劳动+”跨学科融合课程体系
龙岩市教科院附属小学深入挖掘劳动教育内涵,通过整体规划、系统设计,构建“1+N+3+2”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依托校园“开心农场”、省级劳动特色项目“变废为宝小创客”等资源,开发《开心农场》和《变废为宝小创客》课程群,以项目或项目组块的方式推进,融合多学科联动实施,让劳动教育真正落地。
龙岩市实验学校建立覆盖多学科由51名兼职劳动教育教师组成的师资队伍,结合中草药劳动教育特色项目,将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生物、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跨学科融合,真正实现各学科融合共育。
龙岩市松涛第二小学开展学科融合项目化主题活动,将科学素养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研发以实践探究为核心的“劳动+科学”跨学科课程,以“做中学+学中思+思后研”的教育新模式,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上杭县古田中心小学充分利用古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结合市级课题《融合本土红色资源的跨学科主题实践研究》,将红色教育融入劳动教育,通过种植红军菜、制作红军饭、黏土捏塑等项目形式学习,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学习红色历史,感受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精神。
构建“劳动+”协同育人格局
龙岩师范附属小学邀请家长进课堂,充分利用家长的职业优势,通过开展专题讲座、插花艺术、烘焙美食等形式,传授劳动技能,拓宽学生视野,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不断完善家校育人平台。
龙岩技师学院每学期开展岗位实习,选派技术水平强的学生到合作企业参加岗位实习,参与一线生产劳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实现自身劳动价值。
龙岩卫校结合医学生专业特长,深入社区、养老院等区域,开展环保宣传、文明劝导、帮扶退休教师、服务社区居民等服务性劳动;利用学雷锋日、“5.8”红十字日、“5.12”护士节等节日,为广大市民量身高、体重、血压,并宣传保健、急救等医学知识,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