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 | 食品有意思 关于我们

消费者对中国食品安全没有信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5-28  来源:7015食物安全  作者:7015
核心提示:“你觉得中国的食品安全吗?”7015工作室针对“消费者们对于我们中国食品安全信心不足”分析了4点主要原因,即输入式的多元饮食文化;关于“吃”我们只能知道它的表层信息;对食物的社会循环没有概念;食品安全人人有责。

当有人问:“你觉得中国的食品安全吗?”你会怎么回答?请大家停留3秒钟,再继续下面的阅读。

在2019年的7月,我参加了NZIFST新西兰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年度会议,学者Gale Prince分享了一组来自某国的数据,让我至今始终不能释怀!他说,根据调研大约有52%的该国消费者相信如果吃了来自我们中国的食品会有严重的健康风险!再仔细瞅瞅这页ppt里的数据, 排在49%的是恐怖主义!‍

我还清晰地记得那个瞬间!

我当时的反应是“WHAT???”!!我们的食品怎么会让国外消费者有这样的一种感觉,这种认知是怎样产生的?我们该怎么做才能改变这种认知和现状呢?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我们(不管你来自哪里),你觉得中国的食品安全吗?

2019年6月23日,第十一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分论坛上,一位在国内外学术界、食品行业内都鼎鼎大名的老前辈,我们中国工程院院士、食品安全专家陈君石曾直言,“当前食品安全很大的问题是消费者信心不足,而信心不足主要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1」

这种不对称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从我的视角,我觉得可能有这样几个方面:   
    1. 输入式的多元饮食文化

改革开放40年,我们的饮食文化从相对单一到非常多元,而这种多元的饮食文化是输入式的。我们对国外的食物和食品从一开始的好奇到慢慢依赖。同时很多学术文献也已显示,从某个角度,我们内心可能觉得国外的食品就是安全、质量高、口感好、送礼更有派头。‍‍

在价格一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将大白兔奶糖和瑞士软糖放在一起,过年送礼你更愿意送啥? 

即使是在价格不一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将新西兰佳沛猕猴桃和陕西国产猕猴桃放在一起,过年送礼你更愿意送啥? 

2. 关于“吃”我们只能知道它的表层信息「2」

对于“吃”,我们更多地是关注在它的价格、它的营养成分能量表、它的产地和保质期,或许我们在采购时还会更倾向于选择自己喜欢的品牌、口味和包装等。

有没有发现这些食物的表层信息其实我们可以轻易地从商家、从包装上获取。这是我们的社会机制带给我们的「便捷和保障」。然而,也正是这种「便捷和保障」让我们面对负面报道的时候,有了一种跟着舆论「一边倒」状况。也正是因为我们缺少这样一层与第一生产人,即农民、渔夫等的直接对话和连接,我们开始信任专家,但又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对一些专家的话也有了质疑。
    我们有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式的信任修复问题。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过去了12年,我们妈妈们是怎样理解国产奶粉的呢?也的确,信任一旦被打破,修复的路很漫长。当我们自己也不确定、不坚信我们吃的食物是否安全,那么千里之外、万里之外的国外消费者对中国的食品安全有如此大反应,也就不奇怪了。‍
    3. 对食物的社会循环「4」没有概念

作为一个生活在城市里的消费者,我曾忙于工作,在职场上发光发热,却脱离了生活的本身。我叫不出很多市场里的菜、也几乎不去菜市场,我并不知道我吃的食物/食品是由谁种植、养殖或者生产加工出来的,因为感觉这些对我并不是很重要。然而我却借用「食物」作为桥梁去连接我与家人、朋友、同事、客户及陌生人的关系。我作为一个「消费」者,只需要支付购买,就可以享用「食物」带给我们的便捷和能量了。这有什么问题?这样的描述不是很正常嘛。

然而,「消费」、「制作」和「享用」只是食物社会循环中的一部分「4」。在习大大光盘行动的推动下,我们已经知道餐饮浪费的数据是何等惊人「3」:「中国城市餐饮每年食物浪费总量约为1700-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而这个数据可是我们每个人参与的结果!这种结果的产生是我们不了解食物的社会循环,是我们和食物没有产生连接,是我们和生产制作食物的人没有产生连接,也正是这种连接的缺失,让习惯依赖于食物表面信息的我们,对浪费视而不见,对本土食品安全没有信心。

4. 食品安全人人有责

这里的人人有责,指的是全民行动。实践和理论都已告诉我们,要做好食品安全,需要的是团队力量,那么为什么只有食品行业从业人员才需要学习、执行食品安全方面的内容呢?当他们离开了工作岗位就不要遵循食安要求、就不需要洗手了吗?我们先拿洗手为例,新冠疫情的爆发让我们再次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然而,根据我最近的生活经验,有效洗手的正确方式却很难在大多数普通公共场所的洗手间内完成,有的缺少洗手液、有的没有干手设备,这些地方包括,一些学校、医院、影院、酒店、在大西北旅游的所有景点和餐厅!

一双湿湿的手可是比没有洗手更不安全呀,因为潮湿的手会被更多更多的细菌依附上,通过湿答答的手,不仅会招惹来可恶的细菌, 这些细菌还会通过手,再次污染到其它地方!!!我们有了洗手的习惯,却进行着无效的洗手流程。我们感觉我们洗手了,干净了,却忽略了细菌的特性。这不是自欺欺人、掩耳盗铃吗?

这种生活和工作的断层,让从业人员无法更好地、更可持续地去遵循我们的要求。(我有一个创新的想法,行业内食安培训的成本是不是也应该让那些不提供洗手液、擦手纸的机构单位承担呢?我们的公共卫生的监管部门是不是可以把这一项也加上去咯!)当然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所以,食品安全不是食品企业一方面的问题和责任,而是我们所有人的使命和责任。食品安全是个很大的社会问题!只有社会中的每个机构、每个组织、每个社区和每个家庭都意识到这点,都加入进「建立食品安全文化」中来,我们才会对我们自己的本土食品安全有信心。

我想以上4点就是消费者们对于我们中国食品安全信心不足的主要原因吧。那么该怎样行动,我们才能提高消费者对中国的食品安全信心这个问题呢?把食品安全科学知识游戏化、生活化是我们7015工作室的策略!

参考资料:

「1」新京报.(2019). 陈君石院士:当前食品安全很大的问题是消费者信心不足. Retrived from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7127711917931981&wfr=spider&for=pc

「2」(日)高桥博之.(2020).消失的城乡边界线.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中国青年网.(2016).中科院:中国食物浪费量约为每年1700万至1800万吨.Retrived from https://www.sohu.com/a/120083956_119038

「4」陈小龙.(2020).食物的社会循环,就是食育的现场. 微信公众号:开动食验室.Retrived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ozsKgCN_VHX1lhh8ie7r0A

 

 

声明:

  • 1.凡本网所有原始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育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育网”
  • 2.凡本网“来源”处标记“×××××(非食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为传递更多信息。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 联系方式:电话  18500193189(同微信);QQ  3112742182
 

食育网,作为行业信息交流和推广传播平台,旨在通过汇总行业信息,举办行业活动等,呈现中国食育发展动态。
电话:010-68869850  QQ:3112742182
邮箱:lss@foodmate.net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外亮甲店1号恩济西园

  • 食育网公众号

  • 食育网视频号

  • 刘老师 18500193189
    (微信同号)
  •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