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坛上,北京学前教育协会2019年度研学实践创新人物、好吃的自然食育学堂发起人崔雪,主要通过和大家分享自然食育的理念、方法、做过的一些活动及介绍“未来知食力”项目,为更多食育领域的伙伴和践行者提供参考和赋能。
我们已经知道,食育是近几年在国内开始受到关注,但是在很多国家,食育已经深入人心甚至上升到法律的层面。对于食育的定义也有很多种,目前已经达成共识的,对食育的界定,主要围绕“以食物为载体,对国民进行的良好饮食认知等的教育,并将其延伸到素质养成和人格培养上。”
而在具体到好吃的自然食育学堂所一直关注的自然食育中来,崔老师这样解释:所谓自然食育,是以天然食物为载体,围绕可持续食物体系进行课程和活动,以帮助公众了解自然、食物与身心健康的关系,推广可持续的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教育。并通过由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制作的动画片让大家了解什么是可持续食物体系。
在详细介绍了自然食育的基本理念和可持续食物体系的理念后,崔老师又对自然食育进行了目标解析。也就是自然食育不仅仅是对可持续食物体系进行科普,也要回归到它的教育属性,通过自然食育,帮助受众认识并处理好个体与自然、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我之间的关系,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灵。
而好吃的自然食育学堂在实现的教育目标过程中,常用的教育路径主要为:食物、自然和戏剧,不过更偏重创造性戏剧和教育戏剧。并对这三种路径进行了详细介绍。简单来说,食物本身则是非常好的教育材料,在众多教育方式中,食物教育也是真正的全感官教育;自然食育本身和自然教育有一定的交集,可以借鉴自然教育中的方法与天然食物产生连;教育戏剧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手段被不同的学科教育所广泛应用。
其实,无论是《2020全球粮食政策报告》中指出的,在食物体系未来治理中,教育可能是包容性最有力的驱动力。还是6月1日实施的《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68条把健康教育纳入教育体系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食育的发展和普及也是未来的一个趋势。
而“星球健康”这一概念在2015年《柳叶刀》杂志被提出时,也是呼吁重新定义社会繁荣的标志,将重点放在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健康、重视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实现这一目标,报告称社会必须通过促进可持续和公平的消费模式等力量来调整造成环境变化的各种驱动因素。
最后,崔老师代表中国绿发会良食基金,对未来知食力项目进行了详细介绍。如项目周期、课程、内容等。该项目是希望通过这个项目中的系列课程,为食育行业的老师们赋能,助力行业的发展,向公众普及可持续食物体系和自然食育理念。
也正如崔老师今天分享的,希望通过自然食育,帮助更多人建立起可持续食物体系的理念,进而采取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共同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健康,让生活在地球上的其他生命也得到照顾和滋养。
在崔雪老师分享的过程中,很多网友积极提问,但由于直播时间原因,有些问题老师现场解答不太全面,有的问题甚至来不及解答。为此,直播结束后,中国食育网整理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再次连线崔雪老师进行了解答,再次对崔雪老师表示感谢。
网友问:自然食育是怎样将食物、自然、戏剧结合起来的?
崔老师回答:
在设计开展自然食育活动时,会以天然食物为载体,运用自然教育、教育戏剧中的方法来开展活动。
比如2019年在杭州三生谷举办的“微生物是看不见的魔术师”自然食育夏令营中,教育目标是让都市亲子家庭了解微生物与健康、微生物与土壤、环境的关系,进而避免过度消毒,建立与土壤的连接。
食物方面,我们用在地的天然食物,以及用天然食物制作发酵食物;自然方面,夏令营期间我们带领孩子们培养、观察土著菌,以当地泥土为主要材料,进行自然艺术工作坊等;用以上的方式帮助孩子们直观的了解微生物及微生物的作用。戏剧方面,整个夏令营用绘本《微生物是看不见的魔术师》为线索,小朋友们熟悉绘本后,老师会鼓励、引导他们结合夏令营期间的所学所玩所感,创编出关于微生物的故事和剧本,并且用创造性戏剧的方式表演出来,作为最后的结营演出。
通过以上集中方式的有机结合,自然食育活动会更佳有趣有味,体验感更强,有助于参与者将这些感受内化成自己的行为。
网友问:非常想了解各位老师在推进食育中的难点,最需要哪些支持?
崔老师回答:
万事开头难,食物教育在国内发展不久,在推进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需要优先解决的,主要是师资的积累和培养公众对食育的认识,有了老师和学生,探讨一种教育及其教育目标才有意义。
好吃的自然食育学堂和我们的资助方中国绿发会良食专项基金正在推动的“未来知食力——可持续食物体系在中国的教育实践”项目,旨在培养自然食育师资及向公众普及围绕可持续食物体系的自然食育理念。欢迎大家关注支持。
聚沙成塔,滴水成海,食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更多是食育人一起携手前行,播撒爱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