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我国首次发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并于1997年、2007年、2016年进行了三次修订。经过近3年的努力,中国营养学会完成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修订工作,于4月26日上午在北京正式发布。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由2岁以上大众膳食指南、特定人群膳食指南、平衡膳食模式和膳食指南编写说明三部分组成。2022版膳食指南与2016版有哪些主要区别呢?跟着食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下——
一、提炼出“平衡膳食八准则”
与2016版相比,《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核心准则主要有以下五方面的调整: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调整为“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2.“多吃蔬果、奶类、大豆”调整为“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
3. 新增“规律进餐,足量饮水”
4. 新增“会烹会选,会看标签”
5. 新增“分筷分餐”。
二、膳食宝塔推荐摄入量调整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22)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16)
1.谷类、薯类分开
2016版:谷薯类250~400克,其中包括全谷物和杂豆50~150克、薯类50~100克
2022版:谷类200~300克,其中包括全谷物和杂豆50~150克;薯类50~100克
2.强调每周至少吃2次水产品、每天一个鸡蛋
2016版:畜禽肉40~75克、水产品40~75克、蛋类40~50克
2022版:动物性食物120~200克,每周至少2次水产品,每天一个鸡蛋
3.奶及奶制品摄入量提高
2016版:奶及奶制品300克
2022版:奶及奶制品300~500克
4.“限盐”标准提高
2016版:盐<6克
2022版:盐<5克
三、细化特定人群膳食指南
2022版膳食指南包含2岁以上大众膳食指南,以及9个特定人群指南。
这9类人分别是:备孕和孕期妇女、哺乳期妇女、0~6月龄婴儿、7~24月龄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一般老年人、高龄老年人、素食人群。
四、首次提出“东方健康膳食模式”
以多蔬菜水果、多鱼虾水产品、经常吃奶类和大豆制品、适量的谷类和肉禽类、烹调清淡少盐为主要特点的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浙江、上海、江苏、福建、广东)的膳食模式,代表了东方健康膳食模式,该地区居民具有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率较低、预期寿命较高的优点。
膳食指南(2022)首次提出“东方健康膳食模式”,以起到良好的健康示范作用。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2022)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是近百名专家对营养和膳食问题的核心意见和科学共识,为全体营养和健康教育工作者、健康传播者提供最新最权威的科学证据和资源,在落实健康中国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健康教育工作者如何利用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在具体教育工作中进行使用与落地?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 吴敬: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想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不仅要有健康的意识还要有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为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科学支撑。作为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时需要重视以下四方面:
一是传播知识的科学性;
二是传播材料与形式的多样化 ;
三是健康场所创建过程中将合理膳食等相关知识纳入其中;
四是基于大量科学研究,进一步完善合理膳食,提升健康教育工作效率。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 李宁:
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不同的策略,要把膳食指南内容纳入不同的行动与策略中,如儿童膳食指南要纳入食育。
相关链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一图读懂
相关链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一图读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