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接受食育的孩子,都是这个时代的幸运儿。” WHO世界卫生组织食品安全专家、国际食品科技联盟执委Gerald Moy莅临中国食育创新实践基地,并全程观摩了我们的食育课程。
(食话创始人吴敏与WHO世界卫生组织食品安全专家、国际食品科技联盟执委Gerald Moy,
浙江大学现代食品安全与营养协同创新中心柯李晶副教授)
该基地位于杭州上海世界外国语小学,设有学习区和操作区,不仅涉及烹饪体验与教学,还提供食品科学教育、感官评价训练、全球饮食文化课程等,是全球首个针对小学生的感官科学食育教育基地。
Gerald Moy在参观过程中连连点赞,多次夸奖食育基地的设计非常精妙细致,集科普、教学、体验与一体。
尤其是食育教室内的膳食营养宝塔模型,搭配逼真的食物模型,一眼就能让孩子们明白,怎么吃才是真正健康的。
他还参观了学校的农场,并赞赏将农场作为食育课程的延伸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他认为现在很多孩子离土地太远了,而农场的存在能够让他们近距离地接触食物的种植与生长,让他们与自然重新建立连接。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2
“儿时的味蕾记忆,将伴随孩子一生的成长。”
本次食育课程的主题是《鲜为何味》,围绕“鲜”这一主题而展开。
通过老师的讲解,孩子们了解了“酸、甜、苦、咸、鲜”五味;
通过科普小视频,孩子们懂得了鲜味与鲜味背后的食品科学小知识;
通过品尝鲜美的汤和烤口蘑,孩子们学会了用舌头去认识和分辨食物……
小朋友们还现场创作礼物,在围裙上写上自己最爱的食物名称,画上可爱的食物图案,以此送给Gerald Moy老师。
Gerald Moy欣然接收了这份礼物,并亲切地和孩子们交流。
在沟通中,他一再强调:“你们能在这个年纪接受这样的食育课程,真是太幸运了!希望你们一定要多多分享给父母和身边的其他人。”
他还举例说,自己现在还有一些没那么好的饮食习惯,就是因为儿童时期缺乏良好的健康饮食启蒙。如果自己小时候也有这样的食育课,可能今天一切都会不一样。
儿童时期对食物的品鉴经历,会逐步积累形成各自的味蕾经验,伴随之后一生的健康成长。这不就是天下父母家长所期待的吗?
3
“食育的意义,就是让更多人拥有健康科学的饮食。”
在本次参访的最后,Gerald Moy还和食话创始人吴敏女士进行了友好交流。
Gerald Moy认为:“在这个时代,中国和西方共同面临着一个艰巨的挑战,就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肥胖、癌症……”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7年世界卫生统计》显示:“2015年全球约有5600万例患者死亡,其中有4000万例死亡的原因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总死亡人数的70%。”
这些病并非传染性,却相当“流行”。而究其原因,跟不良的膳食习惯脱不开关系。
Gerald Moy解释说:“人类对高油高糖高热量食物的渴望是深深刻在DNA里的,而全球化的发展加深了这种欲望,改变了人类的饮食结构。”
铺天盖地的营销广告和超市、便利店、快餐连锁店、外卖等越来越便捷的购买渠道,直接拉动了人们对于不健康食物的需求。
Gerald Moy在交流中多次肯定了食育的意义。
他说:“每个人生活中最重要的四件事就是衣、食、住、行。但是对于食物,很多人更在乎的是怎么吃才美味,而不是怎么吃才更健康。”
“食育的意义,就是让更多人关注到饮食和健康的关系,让更多人拥有更加科学的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