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新时代劳动教育内涵,海勃湾区各学校构建“文化浸润—实践体悟—价值升华”三维劳动育人路径,在知行合一中培育学生崇劳、爱劳、尊劳的价值认同,让劳动教育浸润校园、扎根童心。
生活技能体验成长
学校构建浸润式劳动场域,打造“书包管理”梯度课程,以“专项技能+情境挑战”双轨模式推进劳动教育。低段学生通过“书包整理限时赛”强化物品分类与空间规划能力,并将衣物整理课堂升级为劳动智慧孵化场,让学生在具身化劳动中,完成习惯养成与责任启蒙的双重培育。
创意手工浸润心灵
跨学科统整课程体系中,引领学生通过创作实践实现素养进阶。从种子结构认知延伸至生态美学表达;从“变废为美”活动中利用废旧材料提升实践能力;从劳动主题手抄报及手工制作中,通过学用结合的立体化实践,推动劳动教育扎根、美育浸润心灵。
烹饪劳动共享美食
劳动课堂跃动着成长的光影,学生们忙碌而专注,剥蒜、削土豆皮、创意雕琢水果......娴熟动作间流淌着对劳动的热爱。课后,他们系上围裙奏响厨房交响曲,青椒丝在油锅中旋舞,番茄蛋汤蒸腾着烟火诗意。这场从课堂到生活的劳动实践,让劳动的光芒照亮成长的每一个角落。
垃圾分类责任担当
校园垃圾分类知识答题现场,以“理论筑基·实践力行”为导向,参赛学生字里行间突显丰富的环保知识储备。劳动教育与生态环保理念有机结合,不仅检验了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搭建起从课堂到生活的实践桥梁。
职业体验感受荣光
劳动教育职业体验活动中,学生们化身“小小体验官”,穿上安保服巡逻执勤,感悟责任之重;走进父母的工作岗位,用稚嫩的双手尝试劳动的细节。这场沉浸式体验将劳动教育与职业启蒙结合,让学生在体验中观察劳动日常,在实践中种下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种子。
爱心行动温暖人心
劳动教育的持续实践中,幼儿园萌娃们开展“爱心劳动”。收集园所废弃纸箱、水瓶分类变卖,用所得收入选购带晨露的芹菜,送给幼儿园工作者。从资源回收的实践到感恩传递,每个环节都是“付出与收获”的启蒙课,让劳动教育成为浸润成长的温暖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