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爱国卫生运动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进实施《上海市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根据全国爱卫会“爱卫新篇章 健康“心”生活”第37个爱国卫生月工作要求,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爱卫会)决定于2025年3月下旬—4月底,在全市开展以“健康环境,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第37个爱国卫生月系列活动。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工作任务
以国家卫生城镇创建调整为全国健康城镇创建为契机,各级爱卫会广泛动员、统筹协调各街镇及爱卫会成员单位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持续推进以巩固健康环境和引导健康生活方式为重点的专项行动,深化重点场所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清除卫生死角和病媒生物孳生地,夯实蚊、鼠等重点病媒生物控制工作基础,助力现代化超大型城市公共卫生安全,营造全民动员、人人参与的健康治理社会氛围,全面推进健康上海建设行动。
(一)倡导推广以“健康体重,精彩人生”为主题的健康教育周活动
3月27日-4月10日期间,开展以“健康体重,精彩人生”为主题的第35届上海市健康教育周活动,组织开发多种形式的宣传资料,策划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主动健康系列活动,倡导吃动平衡、“三减三健”等健康理念,指导正确认识健康体重、科学动态管理体重,消除认知误区。
各区爱卫会、各部门以融媒体平台为支撑,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网络直播平台等宣传阵地作用,重点强调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的日常健康行为养成,推动体重管理科普宣教进家庭、进社区、进学校、进医疗卫生机构、进机关企事业单位、进商超、进宾馆、进餐馆食堂、进青年夜校等“九进”活动。
各区通过组织一次主动健康互动展示、推出一场健康日志记录分享和开展一次“九进”巡展等活动,引导市民群众自觉进行体重管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志愿者等队伍的宣传指导作用,通过示范带教、倡导鼓励等形式带动践行健康生活方式。
(二)切实加强以“清洁有序”为重点的健康环境巩固提升行动
全面落实推广基层爱国卫生运动三大制度,从社区、单位和个人等层面分类实施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爱国卫生工作制度和群众社会动员参与机制。重点指导社区和单位强化公共区域及环卫设施的定时保洁和清理整治,结合每周四开展的群众性爱国卫生义务劳动,清理卫生死角及积存堆物,清除春季蚊、鼠等虫害孳生环境;指导农村地区做好宅前屋后的环境清理,整治乱堆杂物、乱扔垃圾,维护农村户厕,取缔旱厕(小粪缸)。
各区组建一支覆盖所辖街镇、约80-100人的市民爱国卫生监督员队伍,作为志愿者队伍的必要补充;每月组织开展1-2次重点场所卫生状况监督活动,对于发现的公共环境卫生死角、蚊媒孳生地和环卫、病媒设施破损或缺失等问题通过病媒生物防制信息化管理平台市民端及时报告,对反复回潮场所进行多次回访监督,督促推进难点问题整改形成闭环。
各区分类梳理民生相关场所的主要卫生问题,于3月下旬和4月下旬,分别组织开展一次聚焦于居民小区、农贸市场(含生鲜超市)、中小道路、绿地公园、沿街餐饮等重点场所的健康环境综合巩固提升行动,查问题、补短板、抓整改、防回潮,确保问题整改率达到九成以上,切实维护各地区整洁健康的卫生防病环境。
(三)组织实施以“灭鼠防蚊”为重点的春季爱国卫生运动
紧抓春季有利时机,统一开展春季灭鼠和春季蚊虫控制专项行动。3月31日开始,启动地下积水点投药控制蚊幼孳生及捕蝇笼等防制设施设置,4月7日-11日为春季灭鼠统一投药周。各区按照专业队伍防制和环境卫生清理相结合的原则,统一安排有计划地开展专项行动,确保有效控制鼠类密度和减少入夏蚊虫基数,降低登革热等媒介传染病在本市发生流行风险。青浦、闵行、长宁三区同步做好第八届进口博览会举办场所及周边区域孳生环境的调查和控制,组织专业防制人员落实灭鼠灭蚊专项工作。
各区爱卫会落实属地化管理责任,组织街镇查漏补缺,将日常管理的捕蝇笼、毒鼠饵站、地下积水投药控制点等全面纳入信息化管理,推动监测预警、巡查维护、监督整改场景应用,通过数字化提升管理效率。广泛开展防灭蚊等居家病媒生物防制知识宣传,做好重点单位和场所的宣传告知,确保单位和个人依法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全社会共同参与防灭蚊预防登革热的意识。根据《关于印发<上海市基层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应急处置队伍建设指南>的通知》(沪卫健康〔2025〕1号)相关要求,完成区、街镇应急队伍组建,储备必要的应急药械,做好应急处置准备。
住建、交通、绿化和市容、教育等爱卫会成员单位强化行业管理,督促建筑工地、窗口单位和交通枢纽、公园绿地、各类学校等重点场所落实病媒生物防制措施,强化室内防护设施建设,确保有效控制病媒生物密度。各区组织街镇重点强化“八小行业”(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店、小食杂店、小洗浴场所、小美容美发店、小歌舞厅、小旅馆、小网吧)的专业监督,做好公共环境、宾馆(饭店)、机关(企事业)单位、农贸市场、建筑工地、公共交通站点的工作指导,切实推进辖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落实,保障市民身体健康。
(四)广泛开展以“共育健康“心”生活”为重点的健康知识科普行动
各区爱卫会增强开展健康科普宣教的主动性,结合春季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和“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要求,大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心理健康知识传播。继续实施好“健康上海2030”心理健康促进专项行动,通过12320在线访谈、健康大讲堂等形式向市民群众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发挥心理健康专家资源作用,通过健康自我管理小组等加强对社区居民、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心理健康宣教。
市爱卫办、市健康促进中心设计制作了本次爱卫月配套系列健康科普产品,各区做好投放工作,营造浓厚的社会宣传氛围。
一是制作一系列主题鲜明的图文、音视频资料,包括“沪小康”微信推文、沪语民谚童谣、春季蚊虫控制短视频和全景三维居家虫害多媒体课程等,通过多平台广泛传播推广,持续增强市民自我防护意识和技能,降低病媒孳生风险。
二是策划推出全国首场健康脱口秀·病媒生物防制专场活动,围绕爱国卫生运动历史传承、春季常见居家虫害防制知识、健康生活方式技能普及等内容,创作专题脱口秀并首秀展示,并组织各区持续推广。
三是结合卫生健康街镇试点建设成果,统筹整合资源,在全市推出首批市民健康活动线路,沿途因地制宜设置各类健康科普点位,供市民群众打卡并了解健康知识。
四是推出“境遇”健康话题直播小课堂,关注生活方式、情绪管理、社交关系、卫生防病、环境健康、虫害防制等市民需求的健康类问题并进行分析研判;通过东方信息苑平台,以专家解答的方式传播实用健康技能,抓好健康问题前端化解,践行健康共建共享的理念。
二、重点活动
爱卫月期间,以十天为一个周期,各区爱卫会积极组织街镇、部门联动响应,策划开展各有侧重的多项集中活动。
活动周期 |
重点内容 |
3月27日,启动全市第37个爱国卫生月和第35届健康教育周活动 |
市爱卫办以“健康脱口秀·病媒生物防制专场活动”为主场,启动本次爱国卫生月和健康教育周活动;各区围绕“健康环境,健康生活”主题,全面启动爱国卫生月活动; |
4月8日,启动市民健康活动线路打卡活动 |
引导市民参与健康线路的步行活动,沿途打卡各类健康点位,宣传推广春季健康知识与技能; |
4月中旬,推出“居家病媒生物防制科普小课堂”闯关活动 |
在沪小康连续7天推广答题闯关活动;各区动员市民群众参与互动,集中科普居民身边的病媒生物防制知识和技能; |
4月下旬,开展全市健康环境再提升活动 |
发布2025年全市健康环境首次市民调查报告;各区结合实际,联动开展环境再巩固、再提升活动,重点解决一批卫生健康环境问题,提升群众健康感受度。 |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爱卫会要强化大卫生、大健康观念,紧密结合春季物候特征,加强对本次爱国卫生月活动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要依据各阶段工作重点,制定适应辖区居民需求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做好各项重点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服务和监督检查,引导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共同营造良好的全民参与氛围。
(二)加强协调合作
爱卫会各成员单位要坚持政府主导、跨部门协作、全社会动员的原则,强化行业管理,促进条块联动,确保各项活动安排有序开展。各区爱卫办要与文明办、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部门充分动员市民群众、企业职工和各类志愿服务团体共同参与活动。住建、房管、城管、绿化市容和农业农村等部门要分别督促建筑工地、居住小区、沿街商户、公园绿地和环卫设施、农村地区做好健康环境的管理和维护,病媒生物防制和春季健康教育等工作。
(三)加强宣传引导
各区、各部门要传承爱国卫生运动的优良传统,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主动协调配合,引导市民群众讲卫生、促健康、齐参与,促进健康环境提升和健康生活方式养成。要充分发挥各类新闻媒体的宣传引导和监督作用,及时发布活动信息、广泛传播春季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努力形成全民共享爱国卫生成果的宣传氛围。
(四)共建长效机制
各区爱卫会要统筹区域内相关管理部门,持续完善由政府、社会、市民共同参与的爱国卫生共建共享长效机制,积极促进市、区、街镇、村居(单位)、楼组等爱国卫生五级联动模式发挥作用。通过本次爱卫月活动契机,动员各级夯实基层爱国卫生工作制度落地落实,将卫生大扫除、病媒生物防制和健康宣教活动等阶段形式固化为定期活动模式,促进全年工作蓬勃开展,进而推动形成健康上海行动的有效工作模式。
特此通知。
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2025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