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一场聚焦劳动教育的专题培训活动在芙蓉学校热烈开场。全县各乡镇(街道)中心学校业务副校长、中小学劳动课教师及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负责人等近200人齐聚于此,围绕探索构建“耕读劳动+”协同育人体系、擦亮新时代双峰县劳动教育品牌等关键任务,通过专家讲座、示范课堂以及政策研讨等多元形式展开深入交流。
本次培训由双峰县教育局主办,县教师进修学校、新华书店及芙蓉学校联合承办。开班仪式上,县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彭少华强调,劳动教育是落实“五育并举”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我县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需整合校园、家庭、社区资源,打造“三因”(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生制宜)劳动教育新模式,形成“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润心、以劳育美”的和谐教育局面。劳动教育非一日之功,需全县上下协同推进:一是抓好课程建设,开齐开足劳动课,开发“耕读结合”“非遗传承”等校本课程,积极组织校内校外劳动实践活动;二是做好师资保障,配齐专兼职教师,将劳动课教师纳入名师评选,鼓励聘请劳模、能工巧匠担任兼职劳动课师;三是基地拓展,整合乡村振兴资源,建设“校内基地+校外园区+社会企业”三位一体实践平台,打造“一校一品”劳动教育品牌;四是评价引领,建立学生劳动成长电子档案,记录过程性成果,将劳动表现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要求全体学员以此次培训为起点,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推动我县劳动教育再上新台阶,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华中师范大学劳动教育研究中心陈冬新教授以《构建“耕读劳动+”协同育人教联体》为题,系统阐释了劳动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她从课程建设、师资保障以及整合乡村资源打造特色品牌等多方面深入阐述,提出构建“耕读劳动+”协同育人教联体的理念,为双峰县劳动教育发展指明方向。她指出,劳动教育需从“1.0基础版”向“3.0创新版”迭代,结合双峰县农业资源优势,开发“生态双峰”“乡村双峰”等特色模式,形成“校园红海地、家庭萌芽式、村镇产业链”的立体化资源网络。最后她强调,劳动教育不仅是让学生学会劳动技能,更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有意义地生活,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现场还展示了两堂生动示范课:永丰街道湾田学校曹佳丽老师的《编织莲花灯》与永丰中学朱卫民老师的《团花剪纸》,两位老师通过生动的教学,将传统手工艺融入劳动教育课堂,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也为与会人员展示了劳动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教学范例。
此次培训还围绕人工智能对劳动教育的影响、劳动教育政策回顾、双峰县耕读劳动教育资源特色等多个主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培训要求学员们认真学习、做好笔记,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近年来,双峰县在中小学劳动教育方面成效显著。此次培训旨在进一步凝聚了各方力量,助力双峰县劳动教育迈向新台阶,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