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挖掘、凝练、宣传、推广区域劳动教育实践经验,促进区域劳动教育课程高质量实施,并与德智体美“四育”共同构建起新时代立德树人育人体系,嘉兴教育学院面向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开展劳动教育优秀案例征集活动,本公众号将陆续推送部分优秀案例,供广大学校和教师交流借鉴。
新时代劳动教育评价探索
嘉兴市南湖区新丰镇中心小学
劳动教育的校本化理念
嘉兴市南湖区新丰镇中心小学坐落于美丽的汉塘河畔,是一所规模较大的农村乡镇学校,浙江省百年名校。学校大力拓展新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特别是以农场为依托的劳动教育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014年,学校开辟了2800多平方米的幸福姜娃农场,并围绕农场做足劳动教育文章。
新丰生姜是南湖区新丰镇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之一,早在明代就开始引进种植,至今已有600多年栽培历史,学校充分利用本土文化,将新丰生姜作为学校ip原始形象,设计形成了独属于丰小学子的卡通形象。而姜向上生长,乡下扎根的品质也是丰美少年的品质根基。
学校以“五修五会”姜娃成长课程为学校顶层设计,培养会做人的丰德少年、会学习的丰慧少年、会运动的丰盈少年、会创造的丰雅少年、会生活的丰实少年,最终成为幸福的丰美少年。基于学校文化与本土文化,构建了以品格锤炼为核心的“炼格成长”劳育课程。而会生活的丰实少年主要通过劳育中的国家课程、日常家庭劳动清单、姜娃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等实现。
劳动课程标准指出劳动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即劳动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与劳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劳动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主要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注重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既要关注劳动知识技,更要关注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既要关注劳动成果,更要关注劳动过程表现。重视平时表现评价与学段综合评价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以教师评价为主,鼓励学生、其他学科教师、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构建了姜娃劳动教育评价模式。
01姜娃劳动教育评价模式
劳动教育主要由国家课程、校本课程为支撑,评价方法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劳动课程评价主体主要是教师、校本课程中家庭劳动、农场劳动和社会实践过程性评价主体是教师、家长、同伴、社会人士。校本课程中的丰收月、五老带五小等体验性劳动的过程评价主体是教师、学生、辅导员等。通过多元、多维度的评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备必备的劳动技能,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02劳动项目评价
劳动课程内容设置十个任务群,每学期主要是4个项目,每个项目有3个任务形成,学校对于劳动项目进行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学生自评和互评,结果性主要是教师评。以四下劳动课程中项目三《专心致志出精品——创意制作香囊》为例。
学校人手一册成长手册服务于过程性评价,评价手册包括课前调查(前测)、KWH量表、课堂表现评价量表、设计方案、作品成果评价量表。教师根据成长手册最后对整个项目进行评价,这个评价要以劳动核心素养为标准。
每个项目都有一个过程性成长手册和阶段性评价,根据阶段性评价到学期结束关于劳动课程有总评。
03家庭劳动评价
家庭劳动是对劳动教育的有力补充,主要属于日常生活劳动。
1确立学段目标:分层学段目标的确立,能够使学生对自己的劳动任务有清晰的认识和方向,目标要具体、可衡量,以方便后期评价学习效果。
2细化劳动标准:学校根据不同学段的学情,制定更加细化的劳动标准,划分为精细和具体的步骤。通过自评、家长评,教师评、比赛视频等形式使评价落实到实处。
3每月评价:每月根据劳动目标发放“劳动之星”评价卡、学生对劳动技能和参与进行自评,家长进行整体评价,家长拍摄劳动视频提交班主任,班主任进行评选出每月家庭劳动之星进行校园号推送,学校在升旗仪式上进行颁奖表彰。从而落实家庭劳动教育,提高劳动积极性。
4学期评价:学期结束前主要由家长评价,家长根据孩子一学期在家里的劳动情况对照评价标准三个维度,三个水平进行评价给到学校。
04姜娃农场劳动评价
学校以“幸福姜娃农场”为劳动实践基地,其中规划了48块班级承包地由各班承包,班主任主负责自主开展农业生产相关的劳动教育,侧重劳动能力的培养,体现多学科整合,实现课程综合化实施。在农场土地承包证发放仪式上,每个班级都将得到“一亩三分地”的使用权。利用实践劳动课、班队课、拓展课等课程开展劳动活动,他们在这块土地上种植、灌溉、养护、收获。孩子们在老师、老干部们的带领下,收获亲手耕种的农作物,掰玉米,挖番薯,拔甘蔗,洗锅,生火,煮玉米,烤番薯,真真正正把劳动教育做到了“圆满闭环”。种植是我们每个学生都要参与的一项生产劳动,我们姜娃农场主要是对学生种植评价,评价主体主要是学生,因为种植劳动过程中同伴比较熟悉。
05社会实践评价
“社会实践”深入挖掘校外劳动教育资源,以研学旅行、项目化学习和假期活动小队等实践活动方式,为学生提供“劳动实践、走访调查、文化理解”等学习机会。社会实践劳动主要是侧重于服务性劳动,评价的主体主要是社会,例如社区志愿者活动、红领巾义卖等。学校也制作评价量表进行评价。
06体验性劳动评价
新丰镇中心小学是农村学校,周边有许多村社区劳动基地、还有一个农场,有许多农作物特此例如新丰嫩姜、槜梨等。每个学期每个年级至少都可以进行一次体验性劳动,例如收割水稻、腌制嫩姜、采摘柿子、橘子等。通过体验活动感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学校也对学生的体验性劳动进行评价。
特制定评价表,评价结果也归为综合评价中,主要有老师进行评价。
07测评性劳动评价
为验收各年级学生劳动成果,使学生增长更多的劳动知识,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并通过集体活动激发学生对劳动的内在动力与参与意识,学校每个学期都会开展各年级劳动测评活动。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任务要求分年级设立不同测评项目。赛前,班主任们结合劳动课任务对学生进行充分动员,鼓励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方法,在生活实践中不断练习。在班级竞赛中,全体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班级选拔中,人人动手,勤学苦练,课堂内外积极比拼;进入年级组复赛,各班种子选手一展风采,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劳动小达人。对于测评性劳动我们进行评价也归为劳动综合评价指标之一。
08综合劳动评价
在前面几项评价的基础上,学期末学校给到学生一个劳动的综合评价依据综合评价结果在姜娃好少年综合素质报告单上评定成绩。
学校一直在劳动教育实践的道路上探索,就如同学校门口的那句“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幸福成长”办学理念,学校希望每个在丰小学习或毕业的孩子在“真实践”、“真学习”、“真感受”的同时都是幸福且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