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坚决扛牢食品安全党政同责,践行“四个最严”要求,多措并举织密责任网、打好组合拳、绷紧安全弦,扎实做好校园食堂安全工作。
一、坚持“严”字当头,在责任落实上持续发力
学校全面落实校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专题研究制定《山东师范大学规范学生食堂管理工作方案》,成立食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时调整充实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小组,不断健全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体系。着力推动责任落实具体化,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后勤管理处(后勤党委)每年与餐厅班组长签订《安全管理责任协议书》,明确各餐厅经理(部门负责人)为各餐厅安全第一责任人,让主动压责任、合力抓安全成为行动自觉。强化制度保障,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安全,结合学校实际印发10余万字管理制度汇编,制定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流程图,提高日常管理的精准度。守牢食品安全底线,规范采购渠道和模式,对大宗原材料物资实行公开招标采购,严禁采购无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的物资,从源头上严把食品准入关。严格执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通过开学专项检查、消防安全检查、卫生例行检查等方式经常性开展安全隐患自查,及时补齐短板弱项。
二、坚持“安”字为先,在风险防控上持续发力
学校成立质量监督部,引进食品营养专业人才,组建专家型的质检队伍,认真落实晨检、进货查验、索证索票等制度,着力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风险。通过数字化、可追溯手段做好库存管理,加强原材料分类贮存放置,建立食品采购查验台账制度,准确标明采购日期、生产厂家等详细信息,确保原材料一旦出现问题能够第一时间追根溯源。将食品安全预警前移,建成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实验室,安排专人负责食品安全检测工作,并将检测结果及时公示,让师生看得明白、吃得放心。狠抓食品加工全过程,遵循高污染区向低污染区单向流动要求,合理划分加工区域,做到生熟分离,防止出现交叉污染。紧盯关键环节、重点部位,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执行“红黄绿白”色标管理方法,将餐饮服务环节涉及的设施、用品、用具使用不同颜色的标识予以标注,确保用具分类清晰。落实食品安全管理相关规定,定期对加工间、备餐间等关键场所进行紫外线消毒,确保场所环境卫生安全。按规定做好留样登记和处理记录,主动接受上级主管部门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
三、坚持“实”字见效,在服务提升上持续发力
学校持续完善“互联网+明厨亮灶”和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在食品加工区、烹饪区、售饭区点对点安装监控设备340余个,使“后厨”可视、可感、可知。扎实推进食堂标准化建设,增加投入持续改善食堂硬件基础设施和餐饮设备,加快推进智慧结算,优化师生就餐体验,获评“山东省学校星级食堂”荣誉称号。聚焦队伍能力建设,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对食堂工作人员常态化开展“搞卫生、查隐患、防风险、保安全”培训,定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考核和警示教育,不断提升工作人员食品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坚持把师生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尺,拓展监督渠道,聘任学生担任服务监督员,定期召开“学生代表面对面”座谈会、设立“权益维护角”、建立微信工作群,畅通学生意见建议反馈渠道,学生的幸福感和认同感不断提升。积极探索暖心服务、精细服务,在传统节日或重要时间节点推出“冬日暖心姜汤”“山师月饼”“考研加餐”“毕业饺子”等系列活动,被中央、省级媒体广泛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