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 | 食品有意思 关于我们

青岛:如何做好食育研学?“与‘食’俱进 ‘育’见美好”——走进崂山书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8-21  来源:食育网
核心提示:近日,青岛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在崂山书院开展了“与‘食’俱进 ‘育’见美好”食育研学活动,21组家庭共同开启了一场饮食文化的探索与传承之旅。让我们一起跟随着他们的脚步,深入探索食育研学的魅力吧!

与其向往,不如出发

在行走的课堂中

收获见识、开阔眼界、拓宽格局

食育研学的概念

食育研学是指通过寓教于乐的研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掌握食育相关知识,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同时培养健康饮食观念和感恩之心。这种教育模式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实践和体验,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理解食物的来源、营养价值以及制作过程,从而学会珍惜粮食、热爱生活。

国内现状


在国内,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和传统文化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食育研学在国内逐渐兴起并受到广泛关注。从城市到乡村,从校园到社区,各类食育研学活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公众提供了丰富的参与机会。

例如,吉林省长春市千喜食品有限公司旗下的千喜食育研学旅行基地,就是国内食育研学的一个典型代表。基地以中央厨房先进的现代化、数字化生产设备为依托,自行研发食育教育系列课程。课程涵盖知识性、互动性、实操性和趣味性,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详情链接:量身制定六大主题课程!看这里如何打造精品食育研学基地?

食育研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全球对健康和教育的重视不断提升,食育研学将在未来得到更加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1. 深度融合科技元素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未来食育研学将更加注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先进技术,人们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感受食物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同时,智能穿戴设备、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应用,也将为个性化饮食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支持。

2. 强化跨学科融合

食育研学是一个跨学科领域,涉及食品科学、营养学、文化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未来,食育研学将更加注重跨学科融合,通过整合各学科资源,形成更加全面、系统的教育体系。

3. 推动社区与家庭参与

食育研学的最终目的是让更多人受益。因此,未来食育研学将更加注重社区与家庭的参与。通过举办社区食育活动、开设家庭烹饪课程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食育理念、掌握健康饮食知识、传承传统文化。同时,鼓励家庭成员共同参与食育活动,增进亲子关系、促进家庭和谐。

近日,青岛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在崂山书院开展了“与‘食’俱进 ‘育’见美好”食育研学活动,21组家庭共同开启了一场饮食文化的探索与传承之旅。

让我们一起跟随着他们的脚步,深入探索食育研学的魅力吧!

 



手工制作能量营养馒头

馒头不仅是中国的传统面食之一,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见证,跟米饭和面饼相比,馒头是一种发酵食物,更容易被脾胃消化和吸收。

通过面点老师的讲解,了解到食物和人一样,都需要靠“气”养,老师非常注重面团的发酵和揉制时间,耐心地向大家讲解制作馒头的十二道工序,大家围坐在一起,专注地聆听着,都想对这神秘的能量馒头一探究竟。

当大家开始动手操作时,场面一下子热闹起来,孩子们兴奋地揉着面团,小手沾满了面粉,家长们也纷纷加入,有的在帮忙调整面团的形状,有的在传授自己的经验。

当馒头蒸好出锅时,大家纷纷感叹这能量馒头确实不一样,质地均匀、富有弹性,口感松软,将中医的养生智慧与传统面食制作充分结合,是一种既美味又有益健康的美食佳品。

  • 教育意义:培养动手能力,感受食物从原材料到成品的转变过程,增进对食物的珍惜与尊重。

穿汉服 习礼仪

华夏民族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穿上汉服,仿佛穿越回了古代。礼仪老师详细地讲解着国学的用餐礼仪,从入座顺序到餐具的使用,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孩子们端坐在桌前,认真地模仿着老师的动作,举手投足间尽显儒雅之气。

大家还一起朗诵了《悯农》《上元竹枝词》《初冬绝句》等跟饮食、节约粮食有关的古诗词。

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到了传统文化中的饮食礼仪规范,更培养了他们的修养和节约等自律意识,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怎样才是孝与礼的表现。

  • 教育意义: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升个人气质与修养,理解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药食同源——制作八珍糕

八珍糕是古代皇帝常用的食疗方,被称为“千年养生第一糕”,由多种食材加工而成,包括白扁豆、芡实、淮山药和莲子等,食用后能起到补脾祛湿、益气强志的功效。

八珍糕作为一道传统的养生糕点,其制作过程颇为讲究,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食材搅拌、压花、蒸煮等一系列工序,一块块香气扑鼻的八珍糕新鲜出炉。

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八珍糕,苦的味道也变成了甜的,孩子们深刻地感受到了传统美食的魅力,对中医养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知道了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 教育意义:了解中医药膳文化,学习食物与健康的关系,培养健康饮食观念。

手磨红茶体验

茶兴于唐,盛于宋,茶叶研磨成细末品饮是明代之前古人的喝茶方式,可分为放茶、碾茶、成粉三个步骤,茶叶研磨得越细,越有利于茶叶香气的挥发。

手磨红茶体验为活动增添了一份宁静与优雅,在茶香弥漫的教室里,孩子们亲手转动着古老的磨盘,看着茶叶在磨盘间逐渐变成细腻的粉末,仿佛在与时间对话。

在品味红茶的醇厚滋味时,老师向大家讲解了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以及红茶的种植、采摘和制作工艺。

一杯杯亲手磨制的红茶,传播了传统文化、温暖了身心,更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 教育意义:感受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耐心与专注力,享受慢生活带来的宁静与和谐。


制作手工香囊

最后是手工香囊制作环节,充满了温馨和浪漫。大家首先学习了艾草的文化内涵和功效,而艾草香囊不仅能驱虫辟邪,更是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家长和孩子们分别将艾绒和香料混合在一起,小心翼翼地填充到香囊包中,一个个五颜六色香气弥漫的香囊即刻诞生,家长和孩子把这充满爱的香囊当做礼物互相送给了彼此,他们的那份专注和认真令人感动。
此次食育研学活动让大家亲近了传统饮食文化、感受了自然之美,有助于增强孩子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让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在心中生根发芽。过学习食材的选择、营养搭配以及传统养生理念,引导孩子们更加关注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家长和孩子也在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中彼此交流,这种经历将成为家庭的美好回忆,为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来源:青岛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崂山书院

以上内容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将及时删除。

 

 

声明:

  • 1.凡本网所有原始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育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育网”
  • 2.凡本网“来源”处标记“×××××(非食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为传递更多信息。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 联系方式:电话  18500193189(同微信);QQ  3112742182
 

食育网,作为行业信息交流和推广传播平台,旨在通过汇总行业信息,举办行业活动等,呈现中国食育发展动态。
电话:010-68869850  QQ:3112742182
邮箱:lss@foodmate.net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外亮甲店1号恩济西园

  • 食育网公众号

  • 食育网视频号

  • 刘老师 18500193189
    (微信同号)
  •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