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优良饮食文化,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儿童的生活技能,7月27日,青岛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在崂山书院开展了“与‘食’俱进‘育’见美好”食育研学活动,21组家庭共同开启了一场饮食文化的探索与传承之旅。
手工制作能量营养馒头
馒头不仅是中国的传统面食之一,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见证,跟米饭和面饼相比,馒头是一种发酵食物,更容易被脾胃消化和吸收。通过面点老师的讲解,了解到食物和人一样,都需要靠“气”养,老师非常注重面团的发酵和揉制时间,耐心地向大家讲解制作馒头的十二道工序,大家围坐在一起,专注地聆听着,都想对这神秘的能量馒头一探究竟。当大家开始动手操作时,场面一下子热闹起来,孩子们兴奋地揉着面团,小手沾满了面粉,家长们也纷纷加入,有的在帮忙调整面团的形状,有的在传授自己的经验。
当馒头蒸好出锅时,大家纷纷感叹这能量馒头确实不一样,质地均匀、富有弹性,口感松软,将中医的养生智慧与传统面食制作充分结合,是一种既美味又有益健康的美食佳品。
穿汉服习礼仪
华夏民族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穿上汉服,仿佛穿越回了古代。礼仪老师详细地讲解着国学的用餐礼仪,从入座顺序到餐具的使用,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孩子们端坐在桌前,认真地模仿着老师的动作,举手投足间尽显儒雅之气。大家还一起朗诵了《悯农》《上元竹枝词》《初冬绝句》等跟饮食、节约粮食有关的古诗词。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到了传统文化中的饮食礼仪规范,更培养了他们的修养和节约等自律意识,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怎样才是孝与礼的表现。
药食同源——制作八珍糕
八珍糕是古代皇帝常用的食疗方,被称为“千年养生第一糕”,由多种食材加工而成,包括白扁豆、芡实、淮山药和莲子等,食用后能起到补脾祛湿、益气强志的功效。八珍糕作为一道传统的养生糕点,其制作过程颇为讲究,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食材搅拌、压花、蒸煮等一系列工序,一块块香气扑鼻的八珍糕新鲜出炉。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八珍糕,苦的味道也变成了甜的,孩子们深刻地感受到了传统美食的魅力,对中医养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知道了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手磨红茶体验
茶兴于唐,盛于宋,茶叶研磨成细末品饮是明代之前古人的喝茶方式,可分为放茶、碾茶、成粉三个步骤,茶叶研磨得越细,越有利于茶叶香气的挥发。手磨红茶体验为活动增添了一份宁静与优雅,在茶香弥漫的教室里,孩子们亲手转动着古老的磨盘,看着茶叶在磨盘间逐渐变成细腻的粉末,仿佛在与时间对话。在品味红茶的醇厚滋味时,老师向大家讲解了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以及红茶的种植、采摘和制作工艺。一杯杯亲手磨制的红茶,传播了传统文化、温暖了身心,更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制作手工香囊
最后是手工香囊制作环节,充满了温馨和浪漫。大家首先学习了艾草的文化内涵和功效,而艾草香囊不仅能驱虫辟邪,更是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家长和孩子们分别将艾绒和香料混合在一起,小心翼翼地填充到香囊包中,一个个五颜六色香气弥漫的香囊即刻诞生,家长和孩子把这充满爱的香囊当做礼物互相送给了彼此,他们的那份专注和认真令人感动。
此次食育研学活动让大家亲近了传统饮食文化、感受了自然之美,有助于增强孩子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让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在心中生根发芽。通过学习食材的选择、营养搭配以及传统养生理念,引导孩子们更加关注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家长和孩子也在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中彼此交流,这种经历将成为家庭的美好回忆,为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