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 | 食品有意思 关于我们

不止于吃 食育不断拓展新内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7-18  来源:食育网
核心提示:日前,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少年儿童健康管理分会、山东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在山东济南历城区联合主办了2024(第三届)食育发展大会,与会专家指出,食育内涵不断丰富,从食品安全到儿童肥胖、食物营养、食源性疾病再到营养健康、劳动教育等,涉及范围一步步拓宽,不仅教人们更“会吃”,提升健康素养,更通过饮食相关过程进行的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教育,传承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培养健全人格。

随着健康中国行动的逐步推进,公众对营养健康的关注度持续提升,食育也日渐受到关注。时至今日,一边是国家、各地陆续发布相关政策,将食育纳入基础教育体系,研发相关课程与教材,积极探索食育实践形式,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公众对食育的认知与参与度;另一边,推进机制体制不够健全、科普宣传力度不够强、社会参与度有待提升等问题也显现出来,桎梏了食育发展。

为推动食育交流、探索食育落地,日前,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少年儿童健康管理分会、山东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在山东济南历城区联合主办了2024(第三届)食育发展大会,与会专家指出,食育内涵不断丰富,从食品安全到儿童肥胖、食物营养、食源性疾病再到营养健康、劳动教育等,涉及范围一步步拓宽,不仅教人们更“会吃”,提升健康素养,更通过饮食相关过程进行的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教育,传承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培养健全人格。

屏幕截图 2024-07-18 144041

传承传统文化、减少食物浪费、促进亲子关系

食育不止健康饮食

我国居民健康问题面临严峻挑战:每10个人中就至少有1人患糖尿病;超重肥胖人数激增,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8.7亿人;慢性病造成88.5%的死亡……这些问题与居民膳食结构不合理、饮食行为不健康脱不开关系。“解决健康问题需要食育。”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食品营养处处长徐娇表示。

徐娇表示,已有实践证明,通过食育改变生活方式,可有效改善居民慢病状况。“‘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不是一句空话,食育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应对新时代健康挑战、提升居民幸福感的重要策略。”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马冠生教授对此表示认同,他指出,我国居民营养健康面临营养不良、微量营养素不足以及超重肥胖并存的三重负担,膳食相关疾病不断增长,而食育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改善居民营养健康水平、提升营养素养的有力抓手。“食育包括饮食教育,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帮助人们学习与饮食相关的知识,养成有关饮食的正确判断能力,尝试健康饮食,从而实现健康目的。”

此外,减少食物浪费、培养健全人格、传承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尽管,“食育”尚未形成明确统一的定义,但其内容和意义一直在健康饮食教育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拓展,作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重要基础,食育独特的价值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食育早已浸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孔子早就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要求。发展至今,食育作为全生命周期的教育,承载着促进全民健康、树立节俭社会风尚、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的重要职责。”山东省教育厅原二级巡视员、山东成人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赵立辉表示。

“培育高尚品行是现代食育追求的目标之一。”在徐娇看来,食育不仅是单纯的饮食知识、餐桌礼仪和食品营养搭配的教育,更能培养公众对食物和自然环境的爱护之心,从而减少对食物以及资源的浪费,让人认识和尊重植物、动物,培养敬天惜物的精神。“食育是回归生活的教育,收获的不仅是健康的体魄,还有丰富美好的心灵。”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副教授黄傲认为,食育应当包括食物的农业生产过程教育。对此,他提出了从“种子到筷子”的教育理念,不仅让学生们掌握实际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对食物的尊重和对农业生产的责任感。

黄傲表示,人类的社会生活行为都是围绕“食事”展开的。食的上游,是“食生产劳动(农事)”,下游是“食制作劳动(工商业)”,而“食生产”决定了“食消费”并衍生出各地丰富多元的“食文化”“食现象”。但在城市化进程中,传统农业生产构建的社会体系和人际关系迅速瓦解,城市与农村的对话断裂。当下大多数消费者对食物的认知是从超市到餐桌,而忽视了从农田到超市的“食生产”,这也导致公众对各环节的食物和饮食认知偏离本来的方向,食物浪费等不良饮食现象愈发严重。“食育具有全感官、跨学科、综合性强等特点,是系统的对‘食生活’碎片化进行整合的实践平台、研究平台、教育平台和展示平台,能够有效地在碎片化的‘食生活’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黄傲如是说。

“食育也是促进亲子关系、培养劳动习惯、熏陶美育文化、传承中华饮食文化等的有效载体,是培养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好儿童的重要途径。”中国儿童中心儿童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少年儿童健康管理分会秘书长夏蕊表示,近年来,分会和中心深入开展食育研究与实践,开展了系列科普和课程,并在全国少年儿童健康促进工程中打造了全国儿童食品安全守护行动、食育推广计划等全国性的品牌活动,服务了大批儿童和家庭,取得了积极成效。

“食育为儿童友好提供新视角、为家庭教育提供新助力。”济南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田迎表示,食育是让儿童从小养成良好健康素养、文明素养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也是家庭课堂中培育儿童健全身心和丰富人格的第一课堂。济南市一直以来重视儿童的健康教育,通过探索家庭食育模式、推动食育研究、搭建食育交流平台等方式,不断为儿童食育事业注入新活力。

聚焦重点场所、打造健康环境、推动融合发展

食育发展大有可为

种种迹象表明,食育迎来发展机遇期。近几年,食育相关国家政策成倍增加,全国各省市也陆续发布了一些食育相关规范性文件。截至目前,专门发布食育政策的省市包括北京、上海、河南、江苏常州、山东济南等。食育网组织编写的《中国食育发展报告(2023)》显示,2014—2023年,我国发布食育相关研究文献600余篇,主要集中在近五年,2023年创历史新高。整体来看,文章研究方向从国外食育开展案例及经验分享,逐步转向国内食育开展内容及实施路径的研究。此外,食育的开展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包括政府、学校、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这表明食育工作已经在多个行业领域推进。

但与此同时,政策支持待加强、理论研究需深化、普及程度不够、师资缺乏、跨学科合作不足、社会参与度有待提升等问题也显现出来。食育网负责人缪链表示,整体来看,我国食育的发展正处于一个持续探索与日趋完善的阶段。

徐娇认为,食育发展应该边建设、边实践、边总结,持续改进。如建立健全食育政策体系和法规标准、塑造食育支持性环境、提炼食育科学知识、探索食育策略措施方法、加强食育人才队伍培养等。今后将围绕实践落地开展食育,聚焦重点场所、重点人群,持续加强营养健康食堂、餐厅、学校建设力度,逐步以点带面、连点成片,建设营养健康乡村、社区。

推动食育更好发挥应有作用,离不开健康的食品环境,如何帮助公众做出更健康的食品消费选择至关重要。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韩军花介绍,学会正在研究制定基于防控儿童肥胖、禁止不健康食品向儿童营销的中国营养素度量法(NP)模型,创建健康食育环境。

据悉,NP可以帮助国家制定旨在改善饮食健康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如在食品包装上使用预包装食品正面标识、限制不健康食品和非酒精饮料对儿童的营销、制定营养或健康声称政策、促进食品企业的配方升级等。

韩军花透露,目前研究的NP模型为阈值型,纳入了钠、脂肪和糖3种成分,能有效降低儿童和青少年肥胖及慢性病的发生风险。下一步,将开展宣贯,以推动其在相关政策措施中使用,并做好国际交流工作,探讨其他模型的可能性。

马冠生则建议,推动食育与产业融合发展,加强食育与食品、教育、健康、农业、文化旅游等不同产业间的合作,共同开发食育产品和服务。例如,“食育+旅游”,将食育的理念融入旅游体验,提供健康与文化相结合的旅游产品;“食育+旅游项目”,开发以食育、健康饮食为主题的旅游路线,在旅游目的地提供烹饪课程,教授如何使用当地食材制作健康美食,组织农场参观和农事体验,让游客亲身参与农作物的种植与收获,引导游客品尝并了解当地特色美食,学习其背后的文化和制作工艺等。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处二级调研员潘思兴介绍,山东省在食育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将营养健康以及食育相关内容融入政策当中,二是不断完善食育推进体制机制,三是将食育纳入山东省教育事业。后期将从行动、政策、资金三个方面给予支持,推动食育落地落实落细。

历城区委副书记李广霞表示,作为本次大会举办地,历城区将以大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区域发展环境,努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食育品牌;将加强学校、家庭、社区的联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食育体系,努力开创食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来源:中国食品报


 

声明:

  • 1.凡本网所有原始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育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育网”
  • 2.凡本网“来源”处标记“×××××(非食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为传递更多信息。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 联系方式:电话  18500193189(同微信);QQ  3112742182
 

食育网,作为行业信息交流和推广传播平台,旨在通过汇总行业信息,举办行业活动等,呈现中国食育发展动态。
电话:010-68869850  QQ:3112742182
邮箱:lss@foodmate.net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外亮甲店1号恩济西园

  • 食育网公众号

  • 食育网视频号

  • 刘老师 18500193189
    (微信同号)
  •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