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三届)食育发展大会迎来了两位年纪最小的与会者,她们是来自大连瓦房店市太阳谷小学马雨晴、王佳琦,由吴桐老师带队。
会议期间,两位同学在老师的陪伴下,展现出了极高的积极性,她们不仅主动与其他与会嘉宾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互动,还及时对会议内容进行了详尽的复盘和总结。以下是两位同学关于此次会议的精彩总结,期待与广大读者共同分享。
1、食育发展大会会议第一天
今天是来到济南参加食育发展大会的第一天,不仅涨了见识,收获也特别特别大。今天的课程在两个层面进行了阐述,国内食育的发展动态与食育的创新研究与应用。
会议笔记
通过上午的分享,发现国际上在食育、食品安全、健康等领域都有自己的标准,重视程度都很高,每个国家在食育上都有特色,我们可以相互借鉴,共同开创美丽地球,建设食育教育。
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文化特点,我们怎样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食育?这是我们的一大命题。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发挥我们的优势,深度挖掘古人智慧:“凡饮食滋味,以养为生。”将食育与养生结合,用食物养护身体,代替药物,传播落实中国的饮食文化。
在中国的文化中“以人为本”是核心的思想,中国人的“吃”不仅仅是“吃”,更是传递爱意、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比如一碗长寿面,一盘饺子,一餐文化家宴等,中国人通过食物去传递我们与身边人的一份“情”,当食物被赋予这样的含义时,它就不是简单的食物了,我们认为这可以作为探索中国特色食育道路的一种思路。就像我们学校也在尝试研发心性食育课程体系,探索孝亲食育课程,以人为本养生膳食项目等。
会议笔记
通过一天的学习,我看到了国家对于食育的重视程度在不断的提升,食育拥有自己的指南、规范与标准,国家也建立了健康中国发展活动与政策。因为国家的支持,我们的食育学科才能逐渐发扬光大,因为有祖国的依靠,我们的食育教育才能自信的走下去。
我开始思考,我们的国家为什么开始重视食育?分析目前现状可以看出,近两年青少年的身体状况很不乐观,全球有超过3.4亿的青少年与儿童过于肥胖,健康指数逐渐下滑。这样下去,会导致祖国缺少身体健康的可用人才,而食育,是解决这类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2、食育发展大会会议第二天
今天是会议最后一天,我的状态越来越好,获得的成长与收获也越来越大。今天上午分为校园食育和家庭食育两个会场。
会议笔记
我在校园食育厅里听到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交流部一室主任陈思老师的团队创建了一个认识蘑菇的小程序。他们使用了很多小技巧,好方法,让了解食物变得有趣。山区的人习惯采摘蘑菇食用,人们往往认为自己经验很丰富对熟悉的蘑菇很了解,会陷入饮食误区,甚至吃坏身体,使用这个小程序在游玩的过程中,寓教于乐,让学习变得有趣。同时通过身边的案例让大家知道每年因为误食毒蘑菇中毒或死亡的人有很多,这让我意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以及饮食的现状。
通过学习全生命周期的食育方面,打开了我的视野,我学习到食育可以走出课堂,形成以家庭为纽带的“家庭食育生态圈”,真正的让食育回归家庭,因为家庭是孩子情感的纽带,是孩子心灵的港湾,在爱的氛围当中,通过食育去渗透彼此之间爱的情感互动是很必要的。
家庭食育讲厅里主要讲了学校和家庭怎么结合在一起做食育。老师分享的一个学校,有一个令我印象很深刻的案例,首先老师带领孩子们制作糖葫芦,将成品售卖给家长,这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在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范志红老师的授课中,我了解到了很多的知识,在妈妈的备孕、哺乳期、以及婴幼儿、学龄前、学龄期都是孩子调理自己饮食最好的时间。在吃饭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要给孩子的碗里放太多的饭,这样容易使孩孩子形成盛多少,吃多少的意识。自己无法判断是否吃饱,导致孩子长大以后没有饥饱的概念,导致种种疾病的发生或过于肥胖。从小给孩子建立正确的的饮食规范,餐桌礼仪,尤为重要。比如孩子在吃饭前可以说“请”、“您”这一类有礼貌的词语,也可以像我们学校在吃饭前念感恩词。在吃饭的时候怀着感恩的心,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让同学们珍惜粮食不浪费。
有一句令我印象特别深,即“食育是回归生活的教育,食育是回归教育的生活”。食育可以和日常生活紧密连接,通过劳动教育可以提高孩子生活能力,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当孩子去践行的时候的时候,内心生发的就不仅仅是对食物的热爱,还有对食物的珍惜与感恩。
今天下午,我们去了九阳基地食育工坊进行参访。我们感受到到了近几十年国家科技的发展,每种现代化加工食物的工具都非常的先进。我还看见了中国生产的第一个豆浆机,研发豆浆机的创始人们怀着一颗让中国人喝上出自自己国家产的机器中出的豆浆的心,在20多岁辞去大学教师的工作,怀着这样的一颗利他心,我国的第一个豆浆机就诞生了,让我们为之骄傲。
在来学习之前老师告诉我们,像这样凝聚全国力量来研讨食育教育的机会很难得,教导我们要珍惜感恩,多去请教,要去学习这背后的用心。在参访的过程中我们就很荣幸有机会请教了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副教授黄傲老师,黄老师为我们讲解了二十四节气、药膳等等,告诉我们:自然的食物处理、加工和应用的选择方法其实都是中国人生活智慧的沉淀。叮嘱我们要关注中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它里面充满了大量的智慧,这一块才是食育的目的,我们通过食育来获得古代人的经验,传承,让我们收获很大。
两天课程结束了,但并不代表我们的学习结束了。在这里,我们非常感谢主办方的老师给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学习机会与场所!我们要把这两天学到的知识带回学校,助力食育学科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