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劳育人筑梦新篇
——大季家中心小学劳动教育工作总结
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精神,大季家中心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基于“让每个生命在劳动中创造价值,为成长赋能”的课程理念,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制定了劳动教育整体实施方案,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开展了劳动教育系列活动,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劳动实践,实现新时代劳动教育对小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
一、课程建设,助力实施
全覆盖推进课程融合和学科渗透。学校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并以新课标为引领,进行主题教研,探究、发现、梳理出与劳动教育有关的知识点和实验项目,积极探索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融合,开发形式多样的校内劳动课程。通过升旗仪式、劳动教育课、劳动技能大赛、耕读劳动实践体验等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最光荣”,进一步体会劳动价值的内涵和意义。
二、多彩活动,聚焦引导
多形式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劳动+文化”“劳动+生态”“劳动+志愿服务”等融合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家庭、社会劳动服务。一是日常生活劳动。开展校内劳动教育,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推行劳动清单和学生劳动核心素养评价方案,组织学生参加校园环境卫生、绿化美化、冰雪清理等劳动。二是家务劳动。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劳动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价值,帮助孩子从小养成劳动习惯,形成劳动自觉。指导学生践行“孝亲、敬老、爱幼”,家长和孩子们共同签订家务劳动契约,确定适当家务劳动清单,如洗碗、拖地、整理家务等,积极参与家庭劳动。三是生产劳动。组织学生到劳动基地学习刨红薯,收花生,拔萝卜等活动,体验农民的辛劳;巧做月饼,喜迎中秋,经历做面点师的喜悦;体验冰糖葫芦的制作,传承传统技艺,领悟祖国源远流长的文化艺术。四是社会公益劳动。学校以家委会为依托,创造机会让学生参加社区垃圾分类、走进敬老院等公益活动。五是社会实践劳动。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拓宽学生视野,组织学生开展“寻访家乡味道感受‘酱’心精神”新欣和之旅社会实践活动,亲身体验酱油的制作过程。
三、劳动清单,筑牢劳动根基
以培养学生劳动素养为核心,本着落实、落细、落小的原则,以劳动清单为引领,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的过程中提升劳动技能,磨炼劳动意志。清单设计遵循依据10个任务群,在各个课程群内分别设计不同的项目学习主题,并依据各年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分学段制定学习要求和劳动素养发展目标。
低年级以独立能力培养为主,自己准备冬天所穿衣服,学会用笤帚、拖把等工具扫地、拖地,懂得清洗拖鞋、袜子,整理书桌,布置餐桌,清洗碗筷;中年级学生可以学会整理自己的房间,布置教室及走廊,安全使用和维护厨房小家电;高年级学生能够了解家常菜的食材种类,会烹饪家常饭菜及面食糕点制作。
劳动实践探究以家庭为单位,我校将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六设成“家庭劳动日”,并制作劳动清单。一、二年级把家庭生活中可转化为教学资源的部分与校内一日常规进行整合,根据讲卫生、会整理、知孝亲三个板块进行规划,侧重于习惯的形成。三、四、五年级把习惯体验升格为适当的体力劳动和技术劳动。鼓励学生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的进行劳动,如进行衣物洗涤、物品整理、卫生清洁、垃圾分类、做家常菜、面食制作等。以家庭烹饪的劳动教育为例,同学们通过研究性学习,将综合实践活动与道德与法治、德育活动、安全教育等多个学科、多种教育形式相结合,引导学生从易到难、从简到繁进行家庭烹饪劳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对厨房一无所知的“门外汉”到最后成了掌握基本料理技能的“小厨师”,大大提升了学生对家庭劳动的参与度,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四、创新思维,劳动教育多维评价
以多元化的的“劳动教育课程”为契机,通过让学生劳动的过程,培养学生对劳动的热爱,提高学生劳动实践技能,增强同学间的合作,加深彼此的友谊,让学生体会到,一个人的个人修养是从学会劳动开始的,懂得“劳动是最光荣的”这个简单而又朴素的道理。
在劳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建立以劳动教育测评手册为主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从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四方面素养体现,分享劳动心得等方面出发,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统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评价内容等。学期末学校将劳动教育纳入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学校设计了与劳动清单相配的评价方式和劳动评价手册,注重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学校还将学生参与劳动的过程纳入学生的成长档案,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四感”:热爱劳动的仪式感、激发劳动的参与感、投入劳动的体验感、创造劳动的成就感,让同学们在劳动中放飞多彩梦想,成就出彩人生。
五、用心浇灌,硕果累累
埋头耕耘,收获不期而遇。第八届小学生劳动成果展评活动中,丛秀文老师指导的日常生活劳动《安全自护我能行争做家电小管家》获得区级二等奖;宇楠老师指导的社会实践《寻访家乡味道感受“酱”心精神》和侯翠翠老师指导的生产劳动《巧手编提篮传承绿色技艺》均荣获市级一等奖。
我校的劳动经验做法被烟台市综合实践公众号、中国网、开发区教育、大众日报公众号等多家媒体报道。
六、过程中的瓶颈和困难
1.学校针对学生劳动素养的评价指标较为单一,仅根据劳动成果、劳动清单进行易于操作的量化评价,未能关注学生劳动学习的全过程和核心素养的全方面。
2.从师资上来看,虽然保证了课程的开设,但是部分教师存在兼职现象,开课质量有待提高。
七、下一步工作打算
1.学校要加强学校农耕实践园的建设,确保学生劳动能出成果;学校劳动技术教育专用教室。劳动教育课教师要在充分利用和开发学校潜在的教育资源,引入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社会生产实际相关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新信息和新科技;并充分利用劳技室以更有效的实现劳动技术教育的目标。
2.随着劳动课程校本化实施的不断推进,学校要结合具体的阶段性发展目标研制“实施效果评价清单”,对学生取得的进步和发展开展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与综合评价。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以达到劳动育人的目的。结合学校的实际,有目的,有主题的组织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在劳动的过程中,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原则,并充分注意教育形势的趣、活、实。
八、不忘初心,笃定前行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回顾这一年,我们是行者,是学习者,更是探索者,大家彼此见证提升,分享收获的快乐。未来,大季家中心小学的劳动教育老师们将继续为共同的劳动教育梦想,守望共同的教育情怀,把这份厚望与期待化为工作中的热情和动力,在教书育人的光辉事业上描绘出精彩绚丽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