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关于食学教育进课堂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在建议中提出的中小学生从小学习选择和搭配食物,可以有效预防疾病发生、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于教育部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体系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教育部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是加强政策指导。2008年12月,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把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作为健康教育重要内容,分阶段提出教学要求。2019年2月,教育部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令第45号),从管理体制、学校职责、食堂管理、外购食品管理等方面,着力完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长效机制。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入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的通知》(教体艺函〔2020〕3号),倡导均衡营养、合理膳食,要求落实健康教育课程课时要求,多形式、多途径开展健康教育。江苏省常州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青少年食育工作的意见》(常教德〔2020〕23号),打造食育“五个一”行动,把食育融入青少年文化知识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劳动实践教育。深圳市教育局联合市食药安办等部门,在全国率先启动青少年校园“食育”工程,帮助青少年儿童掌握系统化、标准化的食品安全知识和营养健康知识。
二是融入课程教学。中小学道德与法治、科学、生物学、体育与健康、化学等多个学科均不同程度安排了相关内容。其中,科学、道德与法治、体育与健康等课程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习惯和生存环境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影响”,培养学生关注饮食习惯、饮食健康,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体育与健康、生物学等课程从生命安全角度,引导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及相关法律规定;科学、生物学等课程引导学生学习人体消化系统、食物营养等知识,树立健康饮食意识。
三是强化教师队伍。对儿童青少年开展食品安全和营养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教育部要求各地在教师培训中把食品安全和营养的内容纳入教师培训课程。在“国培计划”示范项目中,专门设置骨干班主任、骨干少先队辅导员专项培训,提高对食品安全与传统饮食文化的深入认识。支持有条件的师范院校将食育课程纳入课程体系,提高师范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是丰富教育方式。指导各地中小学校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推进包括食品安全和营养知识在内的学校健康教育。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小手拉大手”等形式宣传食品安全知识等。通过开展“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利用“中国学生营养日”等主题宣传日,深入开展主题健康教育活动。
下一步,教育部将加强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教育在课程教材中的系统研究和整体设计,进一步明确教育目标和教学要求。继续支持各地开展中小学教师相关培训课程,提升广大教师和学生健康素养。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 育 部
2023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