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从2017年秋季开始,所辖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均为营养改善计划地方计划县。6年多来,宿州市营养改善计划已累计惠及农村中小学生近200万人,国家投入资金近20亿元。据统计,截至今年10月底,全宿州市供餐学校为750所,供餐学生272638人。丰盛可口的营养餐让广大学生吃出了满满幸福感。
提高供餐质量让学生吃得开心
牛肉烧土豆、青椒肉丝、紫菜蛋汤……在萧县官桥镇皇藏峪小学食堂,热腾腾的午餐十分丰盛,学生们吃得津津有味。“在学校也能吃到营养丰富的午餐真的很幸福。饭吃好了,我们学习也更有劲了!”该校五年级学生小青高兴地说。
“每当我们排队走向食堂,鼻子总会先‘吃’个饱,饭香牵着我们的鼻尖往前走。酸甜相配的西红柿炒鸡蛋、入口爆汁的红烧茄子、香脆可口的炸鸡腿……种类繁多,色香味俱全,惹得舌尖在双唇的缝隙中来回打转。”这是砀山县魏庙学校陈思彤同学在“营养餐吃出幸福感”演讲时的真情告白。
“每当我们排队走向食堂,鼻子总会先‘吃’个饱,饭香牵着我们的鼻尖往前走。酸甜相配的西红柿炒鸡蛋、入口爆汁的红烧茄子、香脆可口的炸鸡腿……种类繁多,色香味俱全,惹得舌尖在双唇的缝隙中来回打转。”这是砀山县魏庙学校陈思彤同学在“营养餐吃出幸福感”演讲时的真情告白。
实施营养午餐计划,营养健康是根本追求。宿州市各县积极配备专兼职营养餐食谱制订人员,取得营养健康管理相关证件或经参加“学生电子营养师”软件培训后,为供餐学校制订适合小学、初中阶段学生健康成长的营养食谱,确保营养餐搭配科学合理,菜肴更受学生喜爱。
“学校食堂参照学生营养标准和配餐指南,结合学生体质状况和当地饮食习惯,科学制订一周菜谱,均衡营养配餐,为学生提供营养合理、色香味俱全的午餐。”灵璧县韦集中心学校校长崔少华说。
食材好,饭菜才好。为让农村孩子“吃得好”“吃得营养”“吃得均衡”的幸福工程落到实处,宿州市各供餐学校严格执行学生营养餐就餐实名制签名制度。各县都制定了《营养改善计划资金结算操作规程》和《营养改善计划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膳食补助资金结算流程。
灵璧县依托“优质采”平台,通过竞标方式购买的食材由中标企业按照合同规定,统一将食材运送到两个加工配送服务中心,对食材、辅料进行分拣、清洗、处理、初加工、冷藏后,参照市教体局营养办统一制订的带量带价食谱,对所有食材、辅料进行统一分类包装,用冷链车分送到全县253个营养餐食堂,由学校食堂烹饪加工后,供本校学生食用。加工配送服务的所有费用均由财政负担,与学生膳食补助资金完全剥离,保证资金全额用于学生营养餐食品。
“一定要守护好学生的‘口粮’,让膳食补助的每一分钱都吃进学生嘴里,将民生工程做好做实,让学生吃得更加开心、家长更加放心、社会更加满意。”萧县教体局营养办负责人表示。
优化供餐环境让学生吃得舒心
“我们学校食堂窗明几净、宽敞明亮,这么好的环境,这么好的饭菜,在这里用餐真舒心。”这是灵璧县九顶初级中学九(7)班学生李福雁的深切感受。
九顶初中食堂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多年来,该校先后投入近百万元,为餐厅安装了电子感应门、视频监控系统,添置了空调,新建了高标准洗碗房,改建了学生餐具洗漱池,极大提升了饭菜加工以及学生就餐环境。
像九顶初中这样高标准的学校食堂、餐厅,在灵璧县还有很多所。几年来,该县先后投入3亿多元新建、改建学校食堂150所,为所有供餐学校食堂配齐配足了餐桌、餐饮、配送车、锅、灶等设施设备,并为每一个食堂安装了视频监控,实施“明厨亮灶”工程。
自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来,砀山县财政累计投入3.35亿元,采购了必备的学校食堂设施设备和学生餐饮用具,升级改造了80余所学校食堂,进一步改善了学生餐饮条件。
萧县针对营养改善计划供餐食堂条件简陋、设施设备老化损毁情况、“互联网+明厨亮灶”达标情况等进行摸底调查,积极筹措薄弱学校改造资金,及时进行维修改造、招标采购。制订改造升级时间表、路线图,于2023年秋季开学前完成改造、维修工作,全面推进供餐条件整体提升。
泗县“三管齐下”,加快学校食堂建设步伐和改造力度,先后新建、改建食堂2.8万多平方米。完善食品安全设备设施,建立食品安全宣传栏,完善防鼠、防蝇、防潮等三防设施,升级更换餐厨设施。
加强过程监管让学生吃得放心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宿州市把学生营养餐吃得安全和放心放在首位,各供餐学校严把食材安全第一关。
砀山县所有供餐学校食堂所需的米、面、油、肉等大宗食材,均由县教育局统一招标供给,其他蔬菜和调料由学校与有资质的配送单位签订合同后统一配送,从源头上保证了食品安全和学生健康。同时,该县教育局联合市场监督局等部门,成立学校食品安全检查组,每年春季、秋季开学时,对全县所有供餐学校食堂开展全覆盖检查,重点对食堂卫生、食谱公示、留样、食材贮存、加工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现场指出,立即整改。
萧县所有供餐学校食堂所需米、面、油、肉等四项大宗食材,均由县政府采用“四统一”招标配送,即统一招标、统一采购、统一分配、统一运送;蔬菜等食材由乡镇中心学校按“四统一”招标配送,保质保量保鲜,坚决将劣质食材拒在校门之外,筑牢食材采购安全防线。同时,对食材严格落实“双人查验”入库制度。食堂安全员、食堂管理员每天对采购食材的重量、保质期、新鲜度等进行严格把关。此外,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制度,严查随货票据票证,米、面、油食材需提供每批次产品合格证,肉类每次配送均需提供检疫检验合格证明,调味品需提供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及质量检验合格报告。
灵璧县完善了食材“五检”措施,即加工中心接收食材前快速检测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瘦肉精、细菌含量等;加工中心进行初加工成品抽样检测;市场监督管理局定期请第三方抽检;各供餐学校食堂对送到食堂的初加工成品“一看、二闻、三触”,并做好留样;饭菜成品后,学校负责人检查并试餐。
宿州市积极做好营养餐管理和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水平。
萧县举办全县供餐学校食堂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培训班。来自全县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人员、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总监和从业人员共1000余人参加培训。通过培训,学校食堂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水平显著提高,食品安全意识明显增强,为学校食堂供餐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宿州市还通过大数据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不少学校引入物联网管理理念,进行视频化、智能化技术改造,将“透明厨房”向“视频厨房”升级,实现“可识别、可搜寻、可抓拍、可感测、可远程、可预警”的食堂食品安全智慧监管。
砀山县所有供餐学校食堂实行“明厨亮灶”工程,在学校食堂粗加工区、切配区、洗消区、主副食库等关键部位安装高清摄像头,并在学生就餐大厅显著位置安装电子显示屏。师生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同步观察食堂食品加工制作的全过程,对食品制作过程进行实时监督。
“这些智能探头太厉害了,烧菜时没有佩戴好口罩和帽子,随时都会被抓拍,并且公布在监管平台上。现在厨师的不良习惯发生率大大下降了,管理起来也更轻松了。”泗县屏山中心学校分管食堂的副校长说。该校食堂所有关键控制区域都安装有高清摄像头,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进行智能分析,对违规情形自动产生告警信息,抓拍后公布在监管平台电子屏幕上。像屏山中心学校食堂这样的“智能监管”,目前在泗县所有的供餐学校都已实行,并全部接入县教体局和市场监管局视频监管平台,让社会各界共同监管学校食堂的运行,也时刻提醒并监督食堂人员必须遵守制度、规范操作、明确职责、担当作为,把学生的健康安全置于首位。
“我们将继续守护好学生们“舌尖上的安全”,均衡膳食营养,让享受营养餐的乡村孩子吃得放心、舒心、开心,快快乐乐生活,健健康康成长。”市教体局营养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文/屈海波图/赵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