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就健康中国行动实施以来进展与成效举行发布会。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刘培俊表示,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心理发展、社会适应、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2.9亿名学生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基础,50多万所各类学校是健康中国的鲜活细胞。
多年来,特别是健康中国行动实施三年来,教育系统在卫健、体育等各相关部门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始终坚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大力落实健康中国行动,有效推进中小学健康促进专项行动,五个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第一,学生健康战略定位更加明确。主要体现在:学生健康奠基全面发展,纳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总目标。2019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将学生健康纳入国家教育现代化进程,纳入学校教育质量标准,也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同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从全民健康的大局出发,将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纳入健康中国行动大格局。可以说,学生健康成为国家战略。
第二,学生健康促进政策更加完善。主要体现在: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健康,建立助力学生健康成长的新机制。2021年,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五部门印发关于学校卫生和健康的政策文件,推动各地落实“一增双减三保障,五项管理促健康”,增加学校美育、体育和健康教育的课程课时、评价分量,特别是推动各地聚焦“教会、勤练、常赛”目标,实施学校体育美育的兜底行动、提升行动和争先行动。据各地报告,目前全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课率接近百分之百。学生每天校内体育锻炼时间超过了一小时,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达标优良率达到了33%。“双减”是重点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有效减缓教育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三个保障:一是学校条件保障,到2021年,全国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体育健康课程教师的配备达到了77万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学校的比例达到了93.2%,体育器械配备达标学校的比例达到了96.8%。二是学生的评价保障,每一年开展一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每三年开展一次国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每五年开展一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调研。三是政府的考核保障,把教育特别是健康教育和学生健康纳入各级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也纳入教育部门和学校负责人的业绩考核指标。五项管理重点是统筹好手机、作业、睡眠、读物和体质这五项管理,化解不利于学生健康的校内外各种因素,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
第三,学生健康教育体系更加完善。主要体现在:健全学校健康教育体系,畅通全体学生健康促进的主渠道。学校要发挥学校的优势,健康教育,在卫健、体育等各部门的支持下,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文件,推动学校健康教育发展,特别是教育部印发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教材指南》,修订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逐步建立起了课内专修、课外专题和全国专项“三位一体”的学校健康教育体系。引导中小学生从小养成公民必备的健康素养。
第四,学生健康促进的重点更加突出。主要体现在:聚焦校园健康的问题重点,找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突破口。一是大力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这几年在各部门共同努力下,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总体实现国家防控的目标。二是构建起监测预警、教育疏导、咨询服务、干预介入“四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促进体系。三是统筹新冠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发展,维护师生健康、校园安全、教学秩序。
第五,服务全民健康的支点更加有力。主要体现在:要启动全国健康学校建设,支持学校成为全民健康的支撑点。“十四五”期间,重点支持一批学校建成全国健康学校,大幅提升学校健康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
刘培俊表示,经过多年多部门的共同努力,学生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健康促进意识和健康促进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各部门联合推动中国特色的青少年学生健康促进体系框架基本形成。